88看书>军事历史>铁骨是怎么炼成的>第二〇二章 脚本,演习进程的筹划设计

“这名参谋,提出的问题,非常好!”,参谋长接着说道,“现在的作战,已经是陆、海、空、天、电磁五维空间的作战,而我们目前,联合作战水平,特别是我们师一级的联合作战水平,还维持在陆军、海军、空军,这三个层次上,对于天军,以及电磁空间,我们本级层次内没有相应的武器和装备,我们没有加以考虑,或者说,在演习预案中,我们加以忽略。

第一代领导人他老人家讲过,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

我们,这次演习所能控制的范围,就是陆军、海军、空军三个军种,且以陆军为主,所以,演习中我们没有设置天空和电磁环境的问题。

相信,随着我们武器装备的更新,以及一体化联合训练水平的提高,天空和电磁空间的问题,我们,在以后的训练中会逐步纳入进来,以提高一体化联合训练的水平。

其他同志还有没有问题?没有的话,这次推演就进行到这里,散会。”参谋长干净利落地宣布了会议的结束。

杨文斌,今天是第一次参加这类大型的军事演习,以前在陆军学院参加的毕业演习,都是排级的。

而这次,却是师级的,且是三军联合进行,事前,他对演习的背景,以及具体的安排,并不了解。

从今天的推演会上,他对演习的进程,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但是,对于具体的细节安排,还不太了解,在会议结束之后,他就找到作训科长,借出了演习的脚本,认真地看了起来。

说起军事演习,它的历史可是源远流长,我国早在商代,就出现了以qín_shòu为假想敌的军事演习,田猎,也称搜弥,训练士卒的射杀和防御技能。

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军队数量增多,指挥趋于复杂,其演习规模有了较大发展。

到了汉代,出现了利用沙盘实施演习的雏形。公元32年,汉光武帝刘秀,意欲征伐陇西的,隗嚣,大将马援,为其用沙土堆置了与现地相似的沙盘,并在沙盘上研究了征伐的战术,使刘秀产生了“虏在吾目中”之感。

在南北朝期间,出现了实兵对抗演习。明朝时期,发展到了以实兵对抗为主的演习形式,比如,公元1572年,戚继光,在汤泉,组织了一次为期二十余天10万余人参加的实兵对抗演习。

清朝时期,非常重视水师的演习,1840年,林则徐在广州虎门地区,组织了抗登陆演习。

在国外,最早的演习产生于古希腊和古罗马,起初只进行单兵技术对抗演习,后来出现了模拟敌军的演习。

十七世纪末,在俄**队中出现了战术演习,彼得一世时代,军队在全年训练结束时都要进行军事演习。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军事演习,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空前发展,各**队在演习中,都十分重视进行实兵实弹演习,并重视发展模拟器材,不断改进演习中的情况显示手段,军事演习实现了质的飞跃。

我军从建军起就十分重视军事演习,比如,中央工农红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就曾组织各种演习,作为教学方法之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军主要演习,游击、袭击战术。

抗日战争时期,主要学习破袭和袭、伏击等内容。

解放战争时期,主要演习攻坚、渡江渡河的战役战术等内容,比如,1948年济南战役前,我军参加作战的师团,根据各自的任务进行了步炮协同战术演习。1949年渡江战役前,所有部队均组织了渡江作战背景下的攻防作战演习。

建国后,我军的军事演习,逐步走上了正规化训练轨道。

军事演习,是在想定情况诱导下,进行的作战指挥与行动的演练。它是部队在完成理论学习和基础训练之后的实施的,近似实战的综合性训练。是军事训练的高级阶段,是贴近实战练兵,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最有效途径。

杨文斌,首先看了一下演习想定----“陆、海、空、三军联合战术兵团对筑垒防御之敌进攻战斗演习基本想定”。

“基本情况是,蓝军为加强对xxx,xxx地区的控制,6月15日,在对我xxx,xxx地区实施全方位、高强度电子干扰,海空封锁的同时,向xxx地区快速投送了一个营特遣队,驻守部队构成了较为完善的防御部署,企图长期占领xxx地区。

红军xxxx部,奉命收复失地,决心充分发挥三军联合作战的整体威力,以一个机械化步兵师,联合海军两个舰队、空军航空歼击部队,组织联合战术兵团,作为战役第一梯队,采取中央突破,两翼卷击,分割围歼,速战速决的手段,夺占xxx地区,完成中央军委赋予的作战任务。”

杨文斌,拿过《演习实施计划》,认真地读了起来。

“演习题目:陆海空三军联合战术兵团对筑垒阵地防御之敌进攻战斗。

演习目的:通过演习,进一步加深对陆军海军空军联合战术兵团进攻战斗理论原则的理解,提高指挥员的战术思想水平,指挥战斗的能力,提高司令部战时业务水平,检验部队的整体作战能力。

计划是以表格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分训练问题,演习情况,导演部工作,师首长和司令部工作,演习部队工作等等项目。

然后,表格里面,分每个训练问题,按照演习时间,导演部工作,师首长和司令部工作,演习部队的动作都进行了具体的详细的规定。

演习主要分那么几个阶段,第一是传达任


状态提示:第二〇二章 脚本,演习进程的筹划设计--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