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接着又说:“那韩非说你是看门人之子、魏之盗贼、赵之逐臣。你怎么说?”
姚贾听了这句话,面红耳赤,咬牙切齿的说:“韩非先生贵为韩国公子,当然看不起我们这些小人物。”
“只是韩先生难道不知道姜尚是一个被老婆赶出家门的人,在朝歌时是连肉都卖不出去的屠户,也是被子良驱逐的家臣,曾经出卖劳力都无人雇用。但文王慧眼独具,以之为辅佐,最终建立王业。管仲不过是齐国边邑的商贩,曾经穷困潦倒,还曾被囚禁,齐桓公任用他,就建立了霸业。百里奚当初不过是虞国一个乞丐,身价只有五张羊皮,可是穆公任用他为相后竟能无敌于西戎,还有,过去晋文公倚仗中山国的盗贼,却能在城濮之战中获胜。这些人,出身无不卑贱,身负恶名,甚至为人所不齿,而明主加以重用,是因为知道他们能为国家建立不朽的功勋。假如人人都像卞随、务光、申屠狄那样,又有谁能为国效命呢?”姚贾不愧是赶在群敌之中为秦国出使的人,口才那是没得说的。
驳斥了韩非还不过瘾,指着韩非,继续说:“英明的君主不会计较臣子的过失,不听信别人的谗言,只考察他们能否为已所用。韩非空有清高之名,对秦国没有尺寸之功,却在朝堂上示意毁谤秦国的大臣,如果大王重用他,那真正有能力的人就不为大王所用了。大王应该把韩非抓起来杀掉,这样一来,所有为臣的就不敢用虚名希求于国君了。”
姚贾一番话,不仅用事实证明小人物也能成就功业,为自己正名,还把韩非是韩国公子,一心为韩而毁谤秦国大臣的用心点了出来,以后韩非再说类似的话秦王估计是不会信了。只是还连带李斯也暗损了一把,韩非之所以在秦国这么有名,全是李斯这个韩非的师兄的功劳,他不仅把韩非的著述献给嬴政,还鼓吹韩非的才华,却没想到韩非来到秦国竟是昏招尽出。在最后,还动了杀心,在嬴政心中种下了杀掉韩非的种子,因为韩非不仅鄙视了他的出身,提出的战争策略也与他针锋相对,如果韩非受到嬴政的重用,就证明自己的策略却是有问题,更会危及自己的政治地位。
扶苏听了这些若有所悟,在秦国朝堂上,韩非更像一个蛊惑君主的奸臣,而姚贾、李斯才是为秦国尽力的忠臣。扶苏也开始自己的反思,他以前一直被韩非先秦诸子的光环所影响,简单的认为韩非是好人,杀了韩非的李斯、姚贾是坏人,听了姚贾的话不仅出了一身冷汗。自己已经不是旧时空的大学生,而是秦王之子,见了先贤俯首便拜不符合自己秦国公子的身份,交好韩非也有可能会伤到秦国的大臣,自己一定要救下韩非的心思也被姚贾一番话给动摇。
要知道姚贾在秦国被攻击的时候为秦国出使,扳回了局面,那是实实在在的立了功劳的,不可能因为韩非的几句中伤而改变,嬴政也不是昏庸之主,自然知道姚贾为秦而韩非为韩。韩非作为韩国公子,无所不用其极的想要挽回韩国的破灭,甚至不惜对姚贾进行人身攻击。只是他这一招算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不仅没有对姚贾造成伤害,还给自己惹了一身恶名,同时让姚贾深深的恨上了他,嬴政也对他有了戒备之心。
嬴政瞅了瞅韩非对姚贾说:“爱卿说的在理。”
韩非听了嬴政的评价,脸色变白,却仍然保持镇定,又拿出一张纸,递给了赵高。嬴政看过之后,却是轻轻点头,似乎对韩非所言,很是认同。
待新纸张分发下来之后,扶苏赶紧去看,只见韩非历数了秦赵之间的战争,从昭襄王三十七年(前270)秦国越过韩、魏去进攻赵国,却遭到从来没有过的惨败;昭襄王四十五年,秦赵发生长平之战,于是展开了战国时期无与伦比的大战,战争持续三年不分胜负,后来秦施以离间之计,罢免廉颇,才得大胜,在这次战役中白起坑赵降卒四十余万人,赵国的主力军几乎全部被歼灭,但是秦军也伤亡过半,从此有着共同祖先的嬴、赵两姓成为生死之仇;昭襄王五十年,邯郸之战,秦军又损失惨重。庄襄王三年(前247)秦国攻占赵国晋阳,从此之后赵国不是秦国的对手。但是赵国从没有放弃与秦国为敌,赵国积极组织或参与历次合纵攻秦的行动。上一次也就是八年前(前241)的合纵,就是由赵国将领庞煖组织,韩、魏、赵、卫、楚五国参与,如果把六国比为毒蛇,那么赵国无异于毒蛇之头。要想称霸天下,那么必须先斩蛇头。
这篇匆忙之中写就的文章,倒是清楚明白,详细论述了秦赵只见的恩怨情仇,最后归结到两者之间的仇恨已经结的太深,甚至已经远超秦楚之仇,除非一国灭亡,否则绝不休止,把秦赵之战提升到不得不的程度。
但扶苏仍旧看到了韩非的不足,李斯、魏缭两人与嬴政交流时,从来都是称兼并天下、统一六国的,韩非可能是由于游历不足,或者是心中有韩国放不下,仍然把秦国的对外战争停留在称霸天下的阶段,没有看到中国自平王东迁以来的统一契机已经出现,甚至已经开始由秦国执行。
“臣李斯,不同意韩非所书。”李斯这个时候开口了,嬴政信任的第一谋士,对自己的师弟出招了。
扶苏瞬间来了精神,亲历这样的历史大事件,想想都觉得刺激。只是李斯脸上淡淡的苦笑是什么意思?
“且不说韩非对姚大人的中伤之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