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玄眼神又转而投射在了刘夷希身上,这小子聪颖无比,为何到这般小问题上反而如此愚笨?卢玄淡淡说道:“有人只望一生平淡,有人希望位极人臣,有人希望此生富足粮丰,甚至也有人并不知道自己的志向……即便孙珪,也有继承自己父亲天武关总兵的志向。或许我们能将这些所谓的志向,称作为他们的本心。若自己此生朝着这个目标点出发、奋斗、失败……最后失败,亦或是成功……都是无违于本心,你可明白?”
“学生……明白。”
刘夷希的回答支支吾吾,很明显,他嘴上虽然说明白,但心中其实还是很迷惑的。他并不认为自己之前所想的有多离谱,毕竟这个观念坚持了数年之久。卢玄几番道理就能将他说动,反而显得不现实了。
卢玄心中也明白这个道理,他那严厉的脸上终于是露出了一点笑容,说道:“莫不是想早日逃脱,敷衍我等?”
刘夷希明白自己内心被看穿了,本来想埋着头当做什么也没发生;但卢玄既然笑了,想必现在也没多大问题了,便只是尴尬地摸了摸脑袋。
但刘夷希未免太过天真了,自己学生明明还没有明白,老师怎么可能就把他放走了?这笑容不过是个“阴谋”而已,卢玄还有另一个问题,来教导刘夷希。
只见卢玄面带笑容,手捻胡须,仿佛极为高兴的样子;他声若幽谷,气满河山,说道:“若你是真明白了,那老朽再问你个问题;不过此事……倒还与孙珪有关系。”
突然被牵扯进来,孙珪难免心中犯嘀咕,不过也是连忙做出行李状;他原本就穿着束身衣服,行一个作揖礼难免似抱拳,有如军礼一般。
卢玄抬眼看了看孙珪,默不作声,随即转身走上楼,留下了不知所以的刘夷希与孙珪。
二人并不知道卢玄要拿什么东西,正当二人猜测之际,卢玄又走了下来,过程很快,想来东西早已准备妥当。不过二人细细看了卢玄周围,发现并没有什么物什。
就当二人一头雾水的时候,卢玄笑着从袖中掏出一张纸来,拿到孙珪眼前晃了晃,问道:“孙珪,还记得这是何物吗?”
这是一张泛黄了的宣纸,另一面却是用小毛笔写得满满的;字迹书法极其公整,俨然用的是正楷。不过一般成年人是不会用正楷的,一般是被教育来练习字迹的小孩子才用的。
孙珪看了看这张泛黄的宣纸,不明所以,不过卢玄说和自己有关系,也只能在脑中试图挖掘出往昔的回忆。不过一番挣扎之后,他放弃了,也许是自己太小的时候写的东西,早已忘记,只能答道:“先生赎罪,学生确实记不起来了……”
“是吗?这还真是可惜……”卢玄叹息了一声,在他看来,这东西可算是一生的财富,被主人忘记,不免可惜。随即他拿起纸张,朗声念到:“戊子之秋,行于白丘之末,会炎朝古都。闻书中所言:城筑三千七百余载,高楼古阁,会须一通,地利之要也。而今商要不再,驻民未及千户,俨然村市哉!翌日午,祖领我纵观河口淘浪之险,不由轻叹;奔腾祖河自青山而下,行过高原宫室,奔腾入海,荡荡千里行程。何其壮哉!吾闻,重国之邦高楼虽坚,终有一日废城为墟;奔腾之河流虽壮,山穷之日海枯流涸,心甚惜哉!山河壮丽犹有尽时,人命蹉跎何来放纵?尽此一世,若能观尽天下险阻,江山美景,岂不美哉?生于天地,行于江山,卒于平野,乃吾辈之薄愿。”
念完这篇文章之后,卢玄静静地看着孙珪,只见后者身体颤抖,眼睛睁大,似是惊讶表现。也许是惊讶卢玄这么多年来还保存着这篇文章;也许又是惊讶于自己当年之志为何与今大有不同……不过,此文终究乃昔日薄愿,天地沧桑,海枯石烂,如何能保证自己一直秉持着自己儿时的心愿?
卢玄微微叹道:“记得当年入学第一堂文章,老朽让作《薄志浅言文》,尽书自己薄愿。孙珪,当年你还只有八岁,八岁啊……而今,已是过十二春秋矣。”
卢玄将纸递给了孙珪,孙珪愣了愣,双手颤抖着接过了这张所言不多的纸张,上面那歪歪扭扭的正楷,仿佛诉说着年岁的更替。
话一道离别,听一曲笙瑟,往昔数年,尽作劳劳。
“等等,这……”
孙珪注意到,这并不是他写的原版,而是很久以前的摹本;但卢玄为何要将摹本交给他,难道有什么意义不成?
在卢玄的笑容之中,孙珪将这张摹本翻过来覆过去看了好几遍,直到将这张纸翻了过来,才发现这张纸所隐藏的寓意。他嘴唇不自觉地颤抖着,看着上面扭曲的大字,颤声说道:“东皇太白经……”
“不过是《东皇太白经》四十二章中的前三章罢了。”卢玄见自己的学生发现了这篇文章所隐藏的奥秘,不由得笑了起来,“你随我学习十二年,如今即将离开,我也没有什么能够送给你的;这《东皇太白经》的抄本,便当作送你的礼物。至于你能不能参透其中奥秘,习得其中武学,全看你自己了……”
孙珪听着卢玄的一字一句,不知何时,自己眼眶中竟是有了些许的泪水。他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他跪了下来,一切心情,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
“多谢恩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