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寒门枭士>第八百七十一章 潼关迎灵

吕颐浩吓了一跳,连忙拉住李延庆,“李太保请稍安,种相公病故虽然令人悲痛,但我们还是应以国事为重。”

李延庆深深吸了口气,慢慢坐下,他控制住心中的情绪,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又徐徐问道:“吕相公可是为西夏之事而来?”

吕颐浩点点头,“官家非常重视西夏的情况,他听说西夏被迫撤军,愿和我大宋谈判,官家在朝会中忍不住喜极而泣,对百官赞颂太保是大宋的定海神针。”

“官家可有旨意给我?”李延庆平静地问道。

吕颐浩取出一份手谕递给李延庆,“官家在朝会上下达了旨意,要求我立刻赴京兆参与和西夏的谈判,朝会后,官家又和我详谈,他提出谈判由我代表朝廷主导,不过谈判内容官家要我必须和太保商量,谈判底线由太保来决定。”

李延庆明白赵构的意思,国与国之间的谈判,这个面子必须归朝廷,里子却给了自己,也就是谈判底线由自己来决定,这也算是一种两全的安排。

李延庆便道:“这次我发动西夏战役目的也很简单,就是为了逼迫西夏从熙河路撤军,我本身也无意攻占西夏的土地,我的底线很简单,恢复宣和四年《宋夏停战协议》中双方已经明确的实控线;其次,西夏必须先从兰州和会州撤军,宋军才会从韦城以及踏割寨撤军,而且西夏从兰州及会州撤军时不准再掳掠汉民;第三,我们抓获了西夏二十七万人口,西夏必须交出二十七万宋人来交换;第四,正式取消大宋给西夏的岁币,这就是我的四条底线,至于西夏提出其他任何要求,我都不会答应。”

“我大致明白了,我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能否让唐凯也参与谈判,这样我会更了解太保的想法。”

“可以,我会安排他跟随吕相公,另外,官家对这次谈判有什么期望?”

吕颐浩想了想道:“官家的期望和李太保的第一条底线完全一样,但官家希望和西夏达成新的停战协议。”

李延庆摇摇头,“这种协议其实意义不大,只要有机可乘,西夏随时可以撕毁协议,不过官家一定要,也可以提出来,我想应该问题不大,西夏现在也财力枯竭,民困国乏,支撑不住了,他们必须停战休息。”

吕颐浩默默点头,这时,他想起一事又道:“李太保提到了几项人事变动,官家都同意了,不久就会有正式任命诏书过来,李光也在前来京兆的途中,过几天就会到。”

“那马善在朝廷出任什么官职?”

“出任少府寺监,很不错的权职,他应该是升了。”

两人又交代几句,李延庆这才告辞,离开了驿馆,他通知了王贵、刘錡等人,连夜带着数十名大将赶赴潼关,迎接种师道的灵柩归来。

........

种师道的两个儿子已经先后去世,几个孙子也不幸早夭,只剩下长孙种彦崇在世,目前在刘韐手下为将,李延庆已派人去通知,种师道在临安不幸病逝后,便由他的侄子种洌扶灵回乡,返回京兆府南郊的种氏墓园安葬。

灵柩由两匹牛拉拽,缓缓驶进了潼关,前面是二十名骑马的卫兵,手执灵幡,牛车后面则跟随着三十名骑兵,一共五十名骑兵护卫着种师道的灵柩西归。

在潼关内,所有的建筑都扎上白幡,数千士兵列队站在道路两边,胳膊上系着白布,默默注视灵柩大车进入了潼关大门。

这时,李延庆率领数十名西军将领在灵柩跪下,伏地哭泣,他们每个人都披麻戴孝,神情悲痛,种洌连忙上前扶起李延庆,“李都统请起,各位将军请起,感谢大家前来接灵!”

说到这里,种洌的声音也开始哽咽起来。

李延庆默默走到灵柩前,扶住了灵柩,成为第一个扶灵人,很快,刘錡、王贵、吴阶、刘子羽、牛皋、刘铁、贡祖文等七名西军大将跟随在李延庆身后也成为扶灵人,道路两边摆满了香烛纸钱,祭奠逝去前西军主帅种师道。

牛车缓缓而行,八名大将扶在灵柩两边,将这位戎马一生的西军主帅迎回故土。

......

种师道在返回京兆三天后下葬,包括李延庆、刘韐、刘光世、张浚等重要将领在内的三百多名大将参加种师道的下葬之礼,李延庆亲自读了祭文,祭文是天子赵构亲笔所书,高度表彰了种师道为国为民、忠诚抗敌的一生,追封他为卫王,谥号忠勇。

在种师道下葬后,宋金两国的谈判也结束了,西夏完全接受了李延庆提出的四个条件,军队开始从兰州和会州撤军,不再掳掠汉民。

与此同时,西夏也开始在兴庆府收集被掳掠而来的宋奴,准备和宋军抓走的二十七万西平府西夏人进行交换,双方签署了新停战协议,规定双方边境恢复到宣和四年的勘定线,西夏在停战协议中承诺,五年内不再进攻大宋,同时正式取消大宋给西夏的岁币。

不久,朝廷的一系列旨意下达,为表彰京兆军取得辉煌战绩,朝廷特赏银百万两,绢三百万匹,立功士兵赏田五万顷,当然具体赏赐只能从西夏战役的战利品中来支出,朝廷是拿不出这么多银绢,所有将士皆有升赏,一时间,三军将士一片欢腾。

西夏战役结束后,西北三路得到了短暂的休养生息的机会,李延庆积极训练新兵,培养火药、火器工匠,全力制造震天雷、飞火雷等犀利的火器,十月下旬,天子赵构下旨,同意李延庆的家人前往京兆府定居。

状态提示:第八百七十一章 潼关迎灵--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