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第一百一十九章 巡航萨龙湾

在这个海湾的中央有一个岛叫埃伊纳,百多年前它还算是希腊的一个强邦,尤其在海军方面,让雅典吃了不少苦头,直到地米斯托克利建议雅典将大半的财富用于发展海军之后,雅典才逐渐开始在与埃伊纳的海战中占据上风。最后在伯利克里执政期间,雅典进入了黄金时代,在斯巴达没有插手的情况下,这才最终征服了埃伊纳,使其成为雅典的领地。

埃伊纳的被吞并,再加上距离其西北面不远的萨拉米斯岛也归属于雅典,因此海湾的北面海域都在雅典的控制范围内。

塞克立安虽然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但是他并没有失去理性,没有狂妄的让舰队战船闯入北面海域,向雅典进行挑衅,这样极可能在此时将本来保持中立的雅典拖入到战争之中,为王国增加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他让舰队战船从埃伊纳岛的南面驶过。

这当然也是一个冒险的决定,因为埃伊纳的南面海域有一些很小的岛屿和岛礁,而且航路较为狭窄,不熟悉这里海况的第1舰队战船只能排成较长的纵队,以较慢的航速通过,如果在此时突然有怀有敌意的希腊城邦舰队突然发起攻击,第一舰队首尾难以呼应,必将遭受较大损失。

而在这一片海域以及附近海域,拥有较强海军实力的只有雅典,而且根据军务部提供的情报,塞克立安知道埃伊纳岛就有雅典的军港,停泊着一些战船,因此塞克立安早没了之前的安逸,开始感到了紧张。

第1舰队迅速变换成两路纵队,开始从埃伊纳岛和迈萨纳岛之间穿过,紧接着又小心翼翼地绕到阿格提斯特里小岛的南面,在这之后它们才把航速逐渐的提升……

这个时候,埃伊纳岛的南海岸上站满了雅典民众,他们目不转睛的望着一艘接一艘的三层桨战船从他们的眼皮底下没完没了的驶过,脸上无不充满了惊愕。

“这……这到底有多少艘战船?!”

“我刚才一直在数,已经过去了205艘,后面还有那么长,估计至少400艘以上!”

“这应该是戴奥尼亚的舰队吧,以前听说他们与迦太基人进行海战的时候,双方的战船加起来达到千艘,当时还以为那个自甘堕落的殖民地王国为了恐吓西地中海的那些势力(当年阿里斯托芬所写的《戴奥尼亚人》这部戏剧风靡雅典,使得很多雅典民众认为戴奥尼亚的主体希腊人无视自己崇高的身份,主动将土著人纳入自己的王国,给予其公民权,与其共同生活,是自甘堕落的表现),故意夸大自己的力量,但现在看来有可能是真的!”

“400艘战船也没什么了不起,曾经我们雅典的战船总数比这还多,而且就算现在我们的战船数量远少于他们,凭借我们高超的操船技艺,一样可以在海战中战胜他们!”

“小伙子,拥有自信是好的,但也不要盲目的贬低对方,我们都是水手,仔细看看他们的行船再做评价。戴奥尼亚的舰队应该对这里的海况不熟悉,但是你看他们的航速并不慢,每一列战船与后列战船的间隔却能始终保持稳定……在前面那个较为狭窄的地方,他们每一列的两艘战船能够非常自如的进行拐弯,速度还没减慢多少,而且从没发生碰撞……这些都说明戴奥尼亚的舰队训练有素,他们的水手的操船水平不低呀,必须得引起我们的重视!”

“嘿!你们这些家伙,现在戴奥尼亚人的舰队都已经杀到了我们的家门口,你们还有闲情站在这里瞎望,难道不应该去出动我们的战船,准备保护我们的家园吗!”

“你一个女子懂什么!看看戴奥尼亚舰队行进的方向,可不像是冲着我们雅典来的。再说,我们还没有接到将军执行委员会发来的出击命令,如果贸然出击,导致雅典和戴奥尼亚爆发战争,说不定反而会被公民大会判以罪责!”

……

就在雅典民众站在埃伊纳岛上议论纷纷之时,第1舰队的先锋已经快速抵近至科林斯位于地峡东部的坎科雷埃港口附近,这里的陆地部分向内凹,形成一个小的海湾,戴奥尼亚战船立刻堵住了海湾口,防止船只脱逃。

第1舰队来得很巧,在5艘小亚细亚运兵船进入坎科雷埃港口之后,又有两只来自小亚细亚的运粮船队到达了科林斯港口附近,它们在得到“戴奥尼亚舰队出现在萨龙湾”的消息,做贼心虚的它们非常的恐慌,一窝蜂的往港口内逃,造成港口入口的慌乱和拥堵,还导致港口一时间无法关闭水门。

第1舰队战船抓住机会冲入港内,尽量撞击能看到的所有悬挂小亚细亚各城邦旗帜的船只,哪怕它已经停靠在了码头上,在这过程中为了疏通航路,不可避免的还撞翻了其他船只……

坎科雷埃港口内一片混乱,岸上的民众惊慌的奔走呼号……但一时间港口的科林斯官员找不到任何有效措施来制止戴奥尼亚战船在港口内肆虐。

科林斯海军的实力在希腊本土城邦中还算不错的,但一直以来地峡东部的萨龙湾是雅典人的天下,因此所有的战船都停靠在地峡西部的主港——勒卡埃乌姆,而且即使这次舰队就在东部港口内,他们也无法与不断涌入港口内的戴奥尼亚战船数量相比。

此外,有十多艘乌鸦战船陆续停靠到码头,全副武装的舰队步兵立刻上岸,但他们既没有去追击港口民众,也没有去夺占港口,而是排列成近500人的整齐方阵,手持盾剑,站在原地,并且齐声高喊:“我们只攻


状态提示:第一百一十九章 巡航萨龙湾--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