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三国群英风云录>第二百三十九章 徐庶投曹,计中计
曹营做卧底的,曹操多疑,也非常自大,徐庶军事能力比不比得上郭嘉不好说,但是徐庶肯定研究了曹操很久,知道怎么样才能挑起曹操的自大和狂妄这个是肯定的。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时候曹操下了决定,如果众谋士都反对,他也会取消这次军事行动,如果有一个奇士赞同,曹操会力排众议,博一把,徐庶入曹营就担当了这个角色。

曹操征乌恒就是力排众议打的大胜仗,一次性解决了后顾之忧,同时也给曹操的名望提升了一个级别,平定外寇算是丰功伟绩的一类功绩。

曹操的阵营之中,会有很多谋士反对,对江东的发起战争,反对最激烈的是贾诩。

如果曹操不发动对江东的战争,在荆州收拾刘备,发展荆州数载,稳定地方政权,江东不用数载就可以不战而降。

曹操发动对江东大战前提,首先是需要一个人荆襄的奇士的推动,这个人可能就是徐庶,他进入到曹营的任务就是教唆曹操攻打江东孙权,至于徐庶怎么干的,如果写成谍战肯定非常好看,我们在后面会带过一些类似的猜测,我们不以阴谋论去看待,在顶级谋略中,无间道这种情况是存在的,我们也是类似写三国演义,只求好看,真实的历史只有当事人知道。

有时候,你会发现很多巧合,如果说是人谋,那这种智慧则是非常可怕的,往往以小博大,正是能控制人心,知已知彼,循循善诱的结果。

首先知性,其次便是连环计,我们现在看电视剧里的人物,感觉非常的古板,肤浅,如果你发现他们一生的时间都在研究对手,政治,权力,我想你就不会这样看了。

如果真如演义和正史里讲的,因为曹操捉住了徐庶之母,要挟徐庶来投,徐庶尽可在许都安身,自己在府种菜养花,不为曹操献计,不是正合徐庶心志吗?显然一套设计好的连环计。


状态提示:第二百三十九章 徐庶投曹,计中计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