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铁血德意志>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美国人的反击(求月票)

“元帅阁下,美国人依旧是不堪一击。在我们的两个海军陆战师的进攻下,驻防奥尔德斯和马尔格雷夫的美军,仅仅坚持了一个小时就撤退了。现在,海军陆战队第6师和第7师已经攻占了奥尔德斯和马尔格雷夫。工兵开始搭建浮桥了。”第1集团军参谋长库尔特中将报告道。

“很好,让工兵加快搭建浮桥的速度。让我们的部队准备好,在最短时间内渡过海峡!”布罗姆贝格元帅命令道。

在坎索海峡南部占领稳固的滩头阵地,这只不过是第一步而已。接下来,德军还要抵挡住美国人的反击,才能够算得上是真正在北美大陆上站稳脚跟了,后续的作战计划,也才能够陆续实现。

“是,元帅阁下!”库尔特中将回答道。

德军的工兵,在没有受到干扰的情况下,进展非常的顺利。两个小时之后,德军就分别在奥尔德斯和马尔格雷夫搭建好了一座浮桥。

德国陆军第1集团军下属的部队,开始通过浮桥渡过海峡。

同时,德军的工兵还在努力搭建更多的浮桥。德军不仅要步兵通过浮桥渡过海峡,同时还需要让那些重型装备,如重型火炮、卡车、装甲师甚至是坦克渡过浮桥。这就使得德军不仅要搭建更多的浮桥,更是需要搭建足够坚固的浮桥,以承受那些重型装备渡过海峡才行。

在美军从奥尔德斯和马尔格雷夫撤退后,他们也并没有就此放弃。美军第1集团军的主力,正在集结。以第1装甲师,第1机械化步兵师和第2机械化步兵师为主力的装甲部队,距离奥尔德斯和马尔格雷夫已经不远了。甚至于,装备了72门203毫米重型榴弹炮的美军第1重炮旅,也已经赶到了前线了。只要奥马尔?布莱德雷中将下达进攻的命令,他们就可以立刻发起反击,一举将渡过海峡的德军部队赶下海去。

“将军,德国人已经在坎索海峡上搭建好了浮桥了。他们的大量步兵正在渡过海峡。”托马斯少将报告道。

“很好,密切监视德国人的动向。”奥马尔?布莱德雷中将命令道。

他并不准备现在就发动进攻,他希望能够等到渡过坎索海峡的德军达到一定数量之后再发起进攻。那样的话,他们就能够一举重创德军了。当然,这个度必须要把握好才行。安排马尔?布莱德雷希望渡过海峡的都是德军的步兵,而德军的装甲部队因为坚固的浮桥还没有搭建好,还无法渡过海峡。那样的话,就是他们绝好的机会了。

奥马尔?布莱德雷中将的等待,很快就看到了他所希望看到的了。

到了中午的时候,渡过海峡的德军已经有两个步兵师了。加上之前的两个海军陆战师,总兵力已经有七万多了。不过,大量的重炮、坦克和装甲车,还滞留在海峡北岸。

在这个时候,奥马尔?布莱德雷中将果断的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轰!轰!轰!”

美军的数百门大炮开始了炮击,这其中不乏203毫米重型榴弹炮和155毫米重型榴弹炮。

德军的对空搜索雷达同时还发现,天空中出现了大批的美国陆军航空队的战机。这使得德国空军和海军不得不紧急起飞战斗机迎敌。自然在一时半会儿也就无法给地面部队提供空中支援了。

“轰!轰!”

炮弹在海滩上爆炸,刚刚渡过坎索海峡,还没有来得及隐蔽的德军部队,在美军的猛烈炮击之下损失惨重。

有炮弹落到了海峡当中,溅起了一道道的冲天水柱。

一枚大口径炮弹击中了一座浮桥。剧烈的爆炸当中,浮桥被炸断了很长的一截。连带着不少的德军士兵也掉落到了海里面。

美军突如其来的猛烈反击,让德军一时间陷入了被动当中。特别是渡过了坎索海峡的那几万德军,不得不立刻进入防御阵地。

但是,这些德军却缺乏重型武器,严重依赖海峡对岸的德军的火力支援。

天空中,德国空军和海军的战机,正在同美国陆军航空队的战机交手。尽管,德国空军和海军的战斗机完全压制了美国陆军航空队。但是在这个时候,他们却不能让俯冲轰炸机和对地攻击机进入到战场。否则的话,那些行动较为迟缓的轰炸机,恐怕将成为美军的那些战斗机的猎物。

“元帅阁下,美国人果然发动了反击。他们调集了数百门的重炮,正在对渡过海峡的部队进行炮击。海峡上的浮桥,也有不少被摧毁了。另外,美国人还出动了两百多架战斗机,为他们的地面部队提供空中掩护。我们的空军和海军,正在和他们交战。但是,在完全驱离这些美军战斗机之前,俯冲轰炸机和对地攻击机都无法进入战场。”库尔特中将报告道。

布罗姆贝格元帅的眉头紧紧的皱了起来:“看来,美国人的反击比我预料的还要快,还要猛烈啊!命令渡过海峡的部队,无论如何也要抵挡住美国人的进攻。增援很快就会给他们的!”

“是,元帅阁下。”库尔特中将点了点头。他也知道,现在已经到了危急关头了。

“轰!轰!轰!”

美军的炮火很快就开始向德军的纵深阵地延伸。甚至越过了海峡,开始攻击海峡另外一头的德军阵地。特别是那些大口径重炮,射程完全可以将海峡北岸也给笼罩在内的。

只不过,德军显然也不会坐以待毙。德军的火炮,比美军还要多。在美军的炮火开始肆虐之后,他们立刻做出了反应,开始反击美军了。

单论


状态提示: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美国人的反击(求月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