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铁血德意志>171.第171章 宣战(求月票啊!)

“先生们,塞尔维亚人,蛮横的拒绝了我们的要求。他们刺杀了帝国的皇储,同时还敢拒绝我们的要求,这无疑表明,此次针对皇储殿下的刺杀,完全就是塞尔维亚人蓄谋已久的。帝国必须要要惩罚塞尔维亚人,要让他们知道,挑衅帝国的代价!”奥匈帝国陆军总参谋长赫岑多夫元帅,一脸愤怒的说道。

奥皇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坐在自己的皇位上,一脸的疲倦,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是在想未来的战局,奥匈帝国在这场战争当中的命运,抑或是在斐迪南大公遇刺身亡之后,帝国的皇储之位将由谁来继承。毕竟,现在的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已经84岁了,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

奥匈帝国的其他大臣和军方的将领们,也都纷纷叫嚣起来。他们无不认为,奥匈帝国吞并塞尔维亚,称霸巴尔干半岛的时机已经来临了。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辉煌的胜利。

“弗里德里希,军队已经准备好了吗?”弗朗茨?约瑟夫一世问道。

“陛下,我们的六个军团都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了!”弗里德里希大公回答道。

奥匈帝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多万人口的大国,稍微动员一下,就能够将陆军的总兵力扩充到一百多万。不过,这些军队当中,真正拥有强大战斗力的部队,非常的少。别的不说,单单是语言问题,就足以让奥匈帝国的军官们崩溃了。

因为奥匈帝国民族众多,语言也各不相同。这往往就使得一支部队里面,有着说多种语言的人。这就导致了军官往往听不懂士兵在说什么,士兵更是无法领会军官的命令。加之训练废弛,战斗意志脆弱。指望这样的部队,能有强大的战斗力,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不过,奥匈帝国的统治者们,显然没有想到这一点。在他们看来,塞尔维亚只不过是一个拥有三百万人口的小国而已。即便他们全民皆兵,也没有经过充分动员的奥匈帝国的军队多。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怎么可能是奥匈帝国的对手呢?

“陛下,按照我们制定的作战计划。如果俄国不对帝国开战。那么,帝国陆军的六个军团当中,将出动三个进攻塞尔维亚。两个防备俄国。另外一个作为预备队。如果俄国对帝国开战,那么帝国陆军将出动两个军团进攻塞尔维亚,三个军团防备俄国人,另外一个作为预备队。”赫岑多夫元帅禀告道。

“如果俄国人对我们发动进攻,我们的军队能够抵挡住吗?”总理马里奥?韦伯有些担心。

虽然俄国在前几年,刚刚被东方的小矮子给打败了。但是,俄国蒸汽压路机的名头,可不是白得的。

“俄国的军事力量的确很强。但是,我们并不是孤军奋战的。只要俄国敢于进攻我们,德国就会出兵帮助我们的。”赫岑多夫元帅说道。

“德国吗?他们的主要敌人在西线。”外交大臣莱奥波尔德?冯?贝尔希多尔德男爵说道。

“德国并不需要派遣主力到东线,只需要一部分兵力就能够牵制住俄国人相当一部分的兵力了。况且,我们的动员还在继续。很快,我们就会有足够的军队来对付俄国人了!”弗里德里希大公也说道。

“好吧,诸位。既然军队已经做好了准备。并且对未来的战争很有信心。那么,我们就应该相信军队。相信他们能够做到的。接下来,一切就都交给军队吧!帝国的命运,就在于这一战了!愿上帝保佑奥匈帝国!”弗朗茨?约瑟夫一世说道。

“上帝保佑奥匈帝国!”所有人都大声说道。

奥皇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在帝国内拥有极其崇高的声望,他所决定的事,没有人能够反对。可以说,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就是奥匈帝国的定海神针。有他在,奥匈帝国就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世界顶级列强之一。但遗憾的是,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年纪已经太大了,已经活不了多少时间了。如果这一次奥匈帝国战败,又没有一个有能力的继承人能够继承整个帝国的话,奥匈帝国的分崩离析,就在眼前。

7月28日,奥匈帝国政府以塞尔维亚拒绝奥匈帝国的要求为理由,正式向塞尔维亚宣战。世界大战,因为奥匈帝国的宣战,正式拉开了帷幕。

面对奥匈帝国的宣战,塞尔维亚一方面向俄罗斯帝国求援,另外一方面进行了动员。将军队部署在了边境,准备防备奥匈帝国的入侵。

只不过,双方的实力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如果没有外部力量的帮助的话,塞尔维亚根本就不是奥匈帝国的对手。

在向塞尔维亚宣战后,早就已经准备好了的奥匈帝国的军队,大举向塞尔维亚发动了进攻。由于不清楚俄罗斯帝国是否会向奥匈帝国开战。所以,奥匈帝国先期只派遣了两个军团参与进攻。但即便是这样,也不是塞尔维亚能够抵挡得了的。

俄罗斯帝国一直将塞尔维亚视为自己的小弟,支持塞尔维亚在巴尔干半岛上的扩张。奥匈帝国居然敢无视俄罗斯帝国的警告,向塞尔维亚发动进攻,沙皇尼古拉二世当然无法接受了。

在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命令下,俄罗斯帝国开始了总动员。同时,军队开始向边境调动。

法国作为俄罗斯帝国的盟友,也随即开始了动员和军队调动。

德国作为奥匈帝国的盟友,并且承诺向奥匈帝国提供支援的。发现了俄罗斯帝国和法国的行动之后,立刻发出了警告。

7月31日,德国向俄国和法国提出最后通牒,要


状态提示:171.第171章 宣战(求月票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