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铁血德意志>275.第274章 装甲突击(1800票加更)

“命令各团,五分钟后发起攻击。”古德里安上校下达了命令。

装甲部队的强大突击能力,在东普鲁士的两场战役当中,已经表现的淋漓尽致了。尽管,现在的坦克因为可靠性较低,一场战役打完,几乎有半数的坦克都会趴窝,甚至因为故障问题而损失掉。但即便是这样,依旧使得秦天以及第8军团的将领们,对于装甲部队十分的重视。秦天更是下令从德意志军火公司,抽调更多的坦克到东普鲁士来。一旦前线的坦克损失掉了,立刻进行补充。

这使得第8装甲师的战斗力,能够一直保持在巅峰状态。在波兰战役当中,同样也被秦天等人都寄予厚望。

第8装甲师能够被重用,这让古德里安等人非常的兴奋,因为这代表着,他们的价值已经体现出来了。更何况,秦天可是许诺过,波兰战役获胜之后,就能够再一次的让他们获得晋升的。不想当将军的士兵,都不是好士兵。尤其是古德里安这种军衔已经提升到上校,距离将军更是只有一步之遥的人,更是对成为将军有着无比的渴望。

五分钟的时间,很快过去了。第8装甲师的各团,随即按照预定的作战计划,发动了进攻。

满员的第8装甲师,有着一万六千余人,装备了两百五十余辆坦克。毫无疑问,这是一支极其强大的装甲突击力量。尽管,他们使用的坦克还很简陋,装甲薄弱,速度慢,火力弱,可靠性不足等等。但是,在这个时代,这依旧是无人能够抵挡的。

“进攻!”当第8装甲师的各部指挥官们下达了命令之后,早就已经发动的坦克,立刻冲出了阵地。

“轰隆隆!”

坦克的发动机开始嘶鸣,有力的驱动着坦克,杀向了俄军的阵地。

两百多辆坦克,以团为单位,形成了三支箭头,向俄军近卫第2集团军的阵地发起了冲锋。

这些漆黑的坦克,浑身闪耀着冰冷的钢铁锋芒,让人看了之后,从心中感受到一股渗透到骨髓的寒冷。

一个步兵师的三个步兵团,跟随在第8装甲师的后面。等到第8装甲师突破了俄军的防线之后,他们将顺着缺口发起进攻,以便于能够扩大战果,一举击溃俄军。后续的部队,则会跟在他们的身后发起进攻,直到将俄军近卫第2装甲师完全击败,尽最大的可能将他们吃掉为止。

“上帝啊!那是怎么鬼东西?”俄军近卫第2装甲师的阵地上,一个士兵看着那向他们的阵地冲来的坦克,惊呼起来。

在德军的炮火开始向后延伸的时候,俄军就知道德军的攻击要开始了。所以大量的部队进入了阵地,准备抵御德军的进攻。尽管,他们的阵地已经相当的残破了。但有阵地躲藏,总比暴露在没有任何遮挡物的荒野当中要强得多吧。

但是,这些俄军却被德军的装甲部队给震惊到了。这和他们想象当中的,可完全不同啊!在他们的印象当中,他们要面临的应该是德军的大批部队的进攻才对。可怎么是那些黑漆漆的铁疙瘩呢?

“该死,这就是击溃了第2集团军,逼迫第1集团军投降的坦克部队吗?”一个俄军将领惊呼道。

俄军第2集团军和第1集团军在东普鲁士被近乎全歼,罪魁祸首无疑就是德军的装甲部队了。虽然,俄军的中下级军官和普通士兵们,或许对此并不知情。但是,那些高级军官和将领们,无疑都是知道这一点的。所以,在发现德军的装甲部队发动进攻之后,不少的俄军降临心中都有些发憷。

“快开火,阻止德国人的坦克部队靠近我们的阵地。”俄军的将领命令道。

但是,俄军的炮兵,在之前的战斗当中就已经被摧毁的差不多了。他们根本就没有多少火炮来发起炮击,更别说是阻止德军第8装甲师的进攻了。

“轰!轰!”

德军的第8装甲师的坦克,一边行进,一边用坦克炮向俄军的阵地开火,清除那些侥幸在猛烈的炮击当中幸存下来,对步兵具有威胁的目标。

“轰!”

一枚37毫米坦克炮炮弹,准确的击中了俄军的一个机枪火力点,将这个机枪火力点给摧毁了。重机枪和机枪手,都在爆炸当中被撕成了碎片。

俄军的那些火力点,在第8装甲师的坦克的精准打击之下,一个接着一个被点名。这使得俄军的残破防线的防御力,正在进一步的被削弱。

“上帝啊!快开火。”俄军防线上的迫击炮,开始了炮击。

只不过,俄军并没有装备多少这种火炮。同时,迫击炮的炮弹威力又太弱了,除非是直接命中坦克脆弱的顶部,要不然的话,根本就无法对德军的坦克构成威胁。

俄军的迫击炮一开火,使得他们再一次遭到了德军的炮火的袭击。上百门的75毫米野战炮,再一次的对俄军的阵地进行了一轮火力覆盖。

几分钟之后,俄军的那些迫击炮就被摧毁的差不多了。剩余的,也都被吓到了,不敢再继续开火了。

这个时候,第8装甲师已经突进到了距离俄军的防线不远的地方了。

“哒哒哒!”

坦克上的同轴机枪和航向机枪,开始向俄军的阵地扫射。密集的子弹打的那些俄军士兵,连头都抬不起,更别说展开反击了。当然,这些俄军士兵手中,根本也就没有能够对付德军的坦克的有力武器。

“噗嗤!噗嗤!”

几个不小心冒出头的俄军士兵,被坦克的机枪子弹击中,脑袋就如同是西瓜一样,一


状态提示:275.第274章 装甲突击(1800票加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