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芳是真的将月儿当妹妹对待,熟悉照顾妹妹的人自然也就得心应手。
李嬷嬷虽然瘪了嘴想埋怨几句,这头发梳成什么样子了,不成体统。可小姐高兴,小小姐更是笑得什么似的,她只能忍了。
苏芳却不管她们的看法,又去给娘也梳了一个夫人发型,不像平时总是简单村妇模样,首饰盒里挑了不多却贵重的首饰戴上。
她是现代来的,见多识广,知道怎样的打扮既不高调又能体现高贵。
就像有钱不一样全部穿戴在身上一样的道理,金光闪闪全部不用,就用精致昂贵的珠宝,识货人自然看得明白。
穿戴妥当走出来,就连林周氏这样的将军府小姐都露出欣赏的目光,连夸:“姐姐今儿的装扮可好了,真好看。”
林大娘露出微笑,心情也难得地舒畅起来。
林文胜和林天明、林天华早就过去了,她们收拾妥当去得晚,还是管家林发亲自赶了马车来接的,光是马车就有两辆。
自然主子一辆,李嬷嬷和丫环一辆。
林周氏还是进村时见过村里景象的,也是那一天进了老宅给祖先上了柱香,艰难地跪了一回,之后就没出来过了。
如今天气好,出来晒晒心,她的心情也不错,再加上这些日子在家里被两个孩子不停讲述村里的情况,原本排斥的心也就慢慢平复了。
如今见了村里人还能笑脸相迎,很是贤淑知礼,又身份尊贵,大家都有些敬畏,村妇们根本不敢过来说话。
更何况大家对林大娘这么多年就不是很友好,此时林家发达了,如何有脸过来装关系好?
但苏芳不同了,许多妇人都和她说话,询问小舅娘在家中是很难伺候?是不是富贵生活等等。
苏芳心里好笑,但也回答得体,等她家里人过来时,她立刻为他们和林周氏做了介绍。
初九那天路面就干了,苏芳就带着林天月去了她家里,林天月还在苏家吃了中饭,玩到下午才回来。
因此,除了林周氏,大家其实都很熟了,小兄妹也渐渐喜欢上了村子里。
不过所有的融洽都在县丞和县令他们到来时,就给打破了。
如果说林文胜是大官,他毕竟出身枫叶村,又那么随和,大家也就渐渐忘了他的身份,能自然交谈。
可是从来没见过的官到了,叫大家如何适从?
好在林文胜很快就注意到了问题,把那些人迎进了老宅堂屋里坐着,女眷交给林周氏招待,男客他自己招呼。
等他要走开时,就交给林发。
虽然大哥大嫂在,但他们是农家人,自然招待不了这些官家客人。林发虽是管家,却是五品官的管家,县丞和县令也不敢轻视。
热闹的场面进行着。林文胜有心将姐姐和外甥介绍给县令,林天明说过在县城将开酒楼,有了县令这个面子总是好走一点。
可是林天明却一点也没有要打交道的意愿,就是一开始跟着他招待客人时寒暄过两句,其余时间根本不说话,像根木桩子似的。
林文胜对此很无奈,只得作罢。
临时厨房建在隔壁邻居家的院子里,这样方便得多,林文长的厨房里只煮饭。席面却是从林家院子一直摆到了村道上。
村子里的人随意坐席,小厮们负责上菜、上酒,就跟酒楼的小二似的,很是利索。
之后林文胜依然带着侄子、外甥、儿子挨桌敬酒、寒暄。
林文长拄着拐杖也陪在一旁,脸上的笑容跟朵花似的,他已经许久没有这么高兴过了。
酒席很丰盛,一村老少都来了,附近村子的村长和耆老也来了,借此机会也和当了官的林文胜攀下交情。
当然附近村子,对林文胜来说,也不算陌生。
那些老一辈,他也还记得,能叫出名字。这样就够了,说起往事和这些年的边关生活,大家都很感慨。
一直到半下午才陆续撤席,但离席的人还不愿意离开,都在这里看着热闹,直到官家客们被林文胜夫妇送到村道上,这场热闹才差不多了。
之后收拾桌椅自然有林发带着人收拾,苏正河与林文胜喝了几杯酒,聚了一下年少时的交情。
苏正河比林文胜小三岁,小时候一起去隔壁村塾上过学,叫林文胜哥,此时自然不敢叫。
但林文胜却随和地说,苏芳是他们林家的外甥媳妇,大家就是亲家,三杯酒下肚,苏正河才敢再叫“文胜哥”。
苏长禄和苏长兴也跟林天华说到了一起,他们年纪相仿,又都是读书郎,话题总多一点。
苏长宁只在一旁默默听着,认真记下他们说过的那些书籍,心想回家以后跟哥哥说,买来读正好。
宴请全村之后,剩下一些吃食就由林汪氏来分配,给了大女儿家一些,很大方要分一些给苏林氏,苏林氏连忙道谢婉拒了。
林汪氏当然没有这么贤惠,不过是故意当着大家的面这么问的。若苏林氏敢要,她就有理由找茬了嘲笑苏家了。
可惜苏林氏根本不贪那个,更不会在这种场合给自家丫头下脸子。
晚饭是在王村长家吃的,王村长说,文胜兄弟回来这么久,作为一村之长,也应该款待他一家吃顿饭。
林文胜自然满口答应了。不过忙了这一天,林周氏已经很累了,就让她回去,有李嬷嬷、丫环,还有大姐在,晚饭不用愁。
苏芳也在受邀之列,林天月也要跟着,他们就都过去了。
跟王村长因为苏家大房的事,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