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白捧着这本在民国时期所写成的故事册,仔细的将这本故事册上面的第一个故事给看完了,随后,他也了解了大乐铃名这四个字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要按这本故事册上面说,铃名是清朝初期为皇家管理皇宫之内、那些乐师们的乐部主管,其官职为总管大乐。
可是,这位总管大乐在一开始的本名并不叫这个铃名的,只因为他擅长利用钟铃编奏出美妙的铃声,而后,被途径门前的贵人引荐,去了皇城,为皇家之人演奏铃声,后又被皇家赞赏,说他的铃音就是他这个人,铃由心生,那铃字也就该是他的名字。
可以说,铃名二字是这个人在后来由皇家为他起的艺名,而他这人的本名在故事册里却没有出现过。
而对于此点,月白个人的估计是,应该是书写这本故事册的作者也不知道铃名的本名,要不就是铃名的本名在这本故事册里并不重要罢了。
不过,这篇故事的后半段却十分的关键,说是铃名在当了主管大乐以后办了一件他不应该办的事,而这件事的结果,也造成了他的失踪和一个村子的诞生。
故事册里面说,大清王朝在建成之后的某一年里,东北边境的某处曾出现了外敌,而敌人来了,那么就必须要派出军队去支援边境的护土战士,好抵抗外族的侵略。
按道理说,这种战事和当时管音乐的铃名是没有多少关系的,同时,他一个管音乐的、又不用操劳国事的大乐总管,也是不大可能得知这些的。
但事有凑巧,那天的传讯兵把边报送到皇城之时,当时的皇帝正在欣赏由铃名以钟铃演奏的音乐,于是乎,这外族侵略一事就被在场的宫女、太监、乐师、贵人等,给知晓了。
可奇怪的是,那边报上头写的并不是请求皇帝赶紧发兵,而是一封请求皇帝犒赏三军请赏信。
原来啊,边疆那边的战事已经结束了,在边报信里说,是来犯的敌人不多,已在支援部队到达之前被边疆战士打败、撤走了。
那信上还说,请当时的清皇帝下令犒赏三军,再派一些郎中去边境那里,避免战后可能会出现的疫情,以免影响到边境战士们的守卫职责!
其实,这边报上的要钱请求是很正常的,老话不是说得好嘛,叫啥有错得罚,有功必赏,况且人家士兵们肝脑涂地,帮皇帝守护住了国土,那你皇帝老儿发点儿奖金,奖励一下活下来的战士们、再补偿一下死者的家属,也是应该的啊。
还有,那边报上头说的,请派郎中过去,避免灾疫也是很合理的。
因为古代的战士打完仗后,不管是哪一方获胜,反正战场之上,是很有可能会出现瘟疫的。
而据说,那种地方之所以会出现瘟疫,也正是因为战死之后的士兵尸体得不到恰当的处理,这才滋生出了恐怖的战争瘟疫。
正因此,也就留下来了另一句老话,说是:大兵之后,必有大疫。
然而,同样知晓这些老理儿的清皇帝却犯了难,不是说他没钱犒赏边疆战士,而是说,他找不到有百分百把握的人去避免瘟疫。
不过嘛,这也乃怪的,要知道在那个年代下,是没有很好的医学预防法的。
虽说中医是博大精深,有着五千年的华夏传承,但也是在治疗上有很好的效果,而这预防战后的瘟疫,却没有几个人能绝对的保证那瘟疫是不会出现的。
别说在过去了,就算是现在这二十一世纪,当下的医学不也是无法保证很多病症的出现率嘛。
要知道,不管在什么事儿上,预防俩字一出现,那就说明这件事是还没有发生的未知事,也是需要用时间来证明结果的未来之事。
而预防这一词,也只能是加大、或是渐小这件未知事的出现几率,这别说是凡人无法做到的了,就算是天仙临凡,那恐怕也是无法百分百的保证,未来的事情是好是坏。
可是,正当皇帝面对没有百分百把握的太医们不知如何处理他们之时,铃名就站出来了,并且一开口,就说了一句惊天动地的话。
铃名说的是:“我能保证,那战后的瘟疫绝不出现!”
铃名这话一出,那高高在上的清皇帝还没有说啥呢,一旁跪着的太医们却先不干了。
太医们纷纷指着铃名,说,他这是妄言唬君,有不轨之心,甚至有些胆大、不要脸的太医,说铃名目的不纯,可能有犯上之心。
但皇帝却毫不在意太医们的胡言乱语,于是,皇帝就问铃名,说:你一个管乐师的大乐主管,怎么有把握抵御还未发生的疫情啊?莫非你除了会摇铃铛以外,还懂医学,甚至比朕的太医们的医术还要高吗?
而铃名却说,自己不懂医术,但是懂别的,就算自己无法避免瘟疫的滋生,那也有把握让战场上的瘟疫不向外部蔓延、也能避免瘟疫祸害到有百姓的地方去!
那清皇帝一听铃名说的是很有把握就来了兴趣,随即,皇帝便问铃名,说:你懂的东西是什么啊?怎么还能控制瘟疫的蔓延啊?
铃名解释,说自己之所以能把钟铃摇出好听的声音,是因为自己懂得阵法,可以控制铃铛之内那悬锤儿的摇动,这样也就可以控制铃声的节奏了。
而且,铃名还解释,说他之所以能控制瘟疫的蔓延,也是因为自己懂得阵法,能够利用阵法锁住战场之上的气息,由此,也就可以避免瘟疫,或者说可以阻止瘟疫的蔓延,以免瘟疫祸害到无辜的百姓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