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大明小昏君>第104章 泄密

没有人蹦出来捣蛋不代表就真的没事,那些想找茬的人只是暂时隐忍,坐等机会再蹦出来而已。

如果金军在十月份没有犯边,那他们可乐呵了,先给天子扣上诸如迫害恐惧症、胡猜瞎整、劳民伤财、扰乱民心等大帽,逼迫天子下罪已诏。

罪已诏是吃果果的打脸,令皇室颜面荡然无存,天子不想被打脸,只能妥协,找人背锅,而天子的忠实走狗,工部尚书李精白就是最合适的背锅侠。

六部中,工部居末,但工部尚书好歹也是正二品的大员,照样让人眼红妒忌恨,而且李精白父子还是天子的忠实走狗,自然是东林党的眼中钉,肉中刺,不把他喷倒不舒服斯基。

如果金军真的犯边了,那他们也没有什么损失,大不了继续等待弄倒李精白的机会罢了,当然了,金军铁骑是公认的牛笔厉害,如果吕红娘、李信、曹变蛟等人打了败仗,那更好玩了,可运作的机会借口更多,给天子扣的大帽子更多,罪名更重,骨子里,他们是希望吕红娘等人吃败仗,至于金军有何危害,他们才懒得管,大不了投降,一样可以当官。

原历史,皇太极确实在十月份兵分三路入关,分别攻克大安口、龙井关、洪山口,京师震动,不过,具体日期是十月二十七日。

朱健是在九月月末突然想起这件要命的大事,当即派人飞骑赶往遵化、辽东等地示警,命各地守军提高警惕,加强戒备,稍后几天,齐装满员的狼营、神机营、凤凰军团三大新军北上驰援遵化,打的是军事演习的旗号,一是避免民心乱,二是避免被金军的死间密谍刺探到机密军情。

从时间推算,派出的大批信使快马加鞭,日夜赶路,赶在二十七日之前分别抵达目的地,各地主官收到警示,有的认真加强戒备,象负责镇守大安口的参将周镇不仅认真执行命令,还征召青壮,拼命的加固城防,以防金军袭城。

而镇守龙井关的参将张安德浑不当回事,只是装模做样的虚应一番,下发加强戒备的命令后就搂着宠妾胡天胡地,负责洪山口的参将张万春更夸张,嘲弄天子神经病,当然了,这话只是在心里偷偷说而已,不敢当面说出来。

野心勃勃的皇太极一直想入主中原,这才多次远征科尔沁大草原,打败林丹汗,扫清入侵大明的北边障碍,在消化占领地期间,自然派出大量的死间密谍潜混进来刺探情报。

大草原毕竟离老巢太远,各种不方便,光是后勤运输就是一个要命的大麻烦,所以,皇太极的真正目标是山海关,只要拿下山海关,万事大吉,大明败亡只是时间问题。

不过,山海关是天下有名的险关,易守难攻,大金攻了n年了,死亡无数,硬是无法攻克这座险关屏障,他只能打起遵化的主意,先破遵化,然后再从背后攻占山海关,而要破遵化重镇,得先破大安口、龙井关、洪山口这三个外围要塞,因此,大量的死间密谍混进这几个地方刺探军情,加上被收买的汉奸帮着收集各种情况,三大要塞和遵化重镇的城防、兵力部署等都被皇太极知道得一清二楚。

皇太极确实急着想动手,但他刚打败林丹汗,收编了不少投降的败兵,需要整合,占领地需要消化,大军远征几个月,也需要好好休息,即便是心里急得要命,也只能先忍耐了,默默的做好突袭三大要塞的各种准备工作。

这天,密谍传回来的一份情报把他吓了一大跳,大明竟知他在本月会突袭三大要塞,围攻遵化重镇,天子下旨,命各地驻军加强戒备,提高警惕。

皇太极的第一反应是身边有内奸,把他的战略构想泄漏给明廷,但想想又觉不可能,知道这事的只有几个兄弟和几个儿子而已,他们不可能背叛大金,唯一的合理解释就是大明还是有能人,从一些小迹象猜测出即将实施的战略意图。

其实,只要把握住其中一点,还真不难猜测到他的战略意图,关外物资匮乏,人口基数少,每年都需要不断的入侵大明,抢劫人口和粮食物资来渡过寒冷的冬天,还要打造兵器盔甲,为下一场战争做好准备。

战略意图被大明觉察到,皇太极倒是不慌,因为死间密谍传回的情报写得很清楚,龙井关、洪山口的明军将领根本没把天子的圣旨当一回事,警戒仍象平时一样懒散松懈。

不过,他还是有点担心,纠结了一下,命人把几个兄弟和几个儿子叫来商议军情,其实,他心里早有决策,只是想听听其他人的意见而已。

会议的结果如他猜测的,所有人都支持提前行动,大金勇士刚灭掉林丹汗,一统大草原,士气正旺着呢,正好一鼓作气攻破大明的边关要塞。

“那就这么决定了,后天攻城。”皇太极最后拍板,虽然提前了几天行动,准备仍不够充分,不过,他心里还是很高兴,将士们士气正旺,军心可用,这也足以弥补准备上的一些不足。

其实,想到白花花的银子,漂亮的中原女人和年青的奴隶,这才是真正的,最大的动力,士气根本不用激励,将士们都会拼命,争先恐后杀进城里。

心腹会议开完,这才轮到一些重要将领、投降过来的蒙古王公贵族、狗头军师范文程等人参与最后的会议,讨论一些行动方面的细节。

狗头军师范文程一肚子坏水,深得他的信任,当然了,这个信任是有界线的,自已的心腹亲信当然排第一,下面才轮到范文程,然后才是自


状态提示:第104章 泄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