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老道长带着二小跟许壮一家告了别,便出发上天长山寻药去了。
一路上,老道长不紧不慢的走着,二小倒是左看看右看看跑个不停。这还是二小第一次登山,所以对于道路旁的景色显得比较好奇,时不时有了兴致还比划两次剑招。
走了没半天功夫,便到了一座道观旁,跟村头那个二小长大的道观相比,这座建在山腰上的道观要大得多。
老远望去,便能看到道观门口有个牌匾,上书“青云观”三个大字,铁骨银钩的笔法给道观更增添了几分厚重感。
整座道观坐北朝南,形局。听老骗子说道观里有三清殿,药王殿,文昌殿三座大殿,倒是让二小吃了一惊,他没想到这个道观里竟然有这么多供奉的殿宇。
待走近了发现道观门是开的,农忙时节,进香的人倒也不多。不时有三三两两的人进出道观,有的是自己带香,有的直接在道观里买香,虽然多花了些许银子,却让自己落了个心安,其中是赚是亏,倒也只能看个人自己的想法了。
两人跨步走入道观,首先看的便是一个巨大的鼎,鼎里面插了三柱大香,燃了快一半了,旁边稀稀落落的插着几根短一点的香,不时有些香客将一些非常细也不是很长的香插进去烧了。
待绕过那个香鼎,进入了主殿三清殿,老骗子让二小留在前殿不要乱跑,自己去后殿寻人一起采药去了。
待老骗子走后,二小看着比自己那个道观大得多的三清相,也跟随众人行了几个礼,不过二小倒是对三清祖师无甚感觉,道教强调的“清净无为、修道养德”等境界实在无法吸引二小的兴趣。
比起修道来,二小更喜欢练武。书中丰富多彩的江湖人物,从小就在二小的心里铺下了合适的土壤。
而虚无缥缈的修道境界,加上一个擅长拐骗的道士师傅,这种环境下若是二小还能潜心修道,那估计道教也就不用每年派弟子入世争名了吧。对吧,修道吸引力都这么大了,还派成名弟子去打响名头不是多此一举吗?
三清殿右侧第一道是药王殿,药王店旁边有个不大的摊子,上面摆着大小不同,型号各异的香,不过倒没有强买强卖的现象。
你若有心,买柱香上到大香鼎里,若不愿,径直去三清殿拜上一拜,也无人拦你。不过摊子上的香价格较之山脚也未贵上多少,所以不少香客还是愿意买上几柱表达下诚心的。
而且买上三根中等大小的香便可以去药王殿里免费测上一卦,倒也吸引了不少香客购香,总体可以看出现在的观主绝不是那种不食烟火的修道之人。
闲来无事,二小与扫地的小道童倒是攀谈起来,年龄相仿加上二小自来熟的性格,倒也没有什么隔阂,很轻松的便搭上了话。
从小道童口里得知这座观是子孙庙,现任观主姓李,传到当代观主李道长手里已经是第七个年头了。据说李观主从小便对道观里各种典籍有浓厚的兴趣和极好的修行天赋,十几岁便被上代观主派出游学,到各个名山大川拜访了无数知名道观。
李观主回来后仅仅花费了三年时间便将周遭地区的香火纳入掌中,香火钱更是翻了几番,也因此成功从老道长手里毫无异议的继承了道观。
这些年来,道观的发展虽然没有李观主刚接手时那样迅速了,但仍然稳步的发展着,据说今年还要再建一座八仙殿,说到这里,扫地的道童脸上满满的骄傲。
虽然道观不大,但是在李观主手里道观的发展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所以连带着道观里的道士们都不经意间带着一些骄傲,带着些许自豪感。
待扫地道童还要再聊一聊李观主的光辉事迹时,李观主和老骗子已经一起从正殿走出来了。
“三剑道长不必客气,我道教虽追求清静无为,倒也没忘修身养德,举手之劳,自然全无推辞之理。”李观主的语气倒是十分和善。
“那边劳烦观主了,我这几日会在山下的村子里寄宿,等秋白槐开了花,麻烦观主为我留下几朵了。”一旁的老骗子也不是省油的灯,浑身散发出得道高人的那种出尘之气,拂尘一打,倒是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味道。
“这是自然,三剑道长当年的事迹我也略有耳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