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舌尖上的唐朝>第四十二章 刘仁轨

“这妇科医生如何行诊?专给妇人治病?儿科还好说,那只是给小孩看病。”

对于提高人口的数量,无疑就是鼓励生产,提高人口存活率。这里面就涉及到了妇产科和儿科,但是这个时候并没这些,最多不过是有经验的产婆而已。

李好说了这个名词出来之后,不仅刘仁轨不明,就是懂医术的崔知悌也不明白这些东西。唐朝虽然比较开放,但是对于男女这种事情还是有不少顾忌,这妇科…....超前了……

“这妇科就是专门给妇人治病,同时兼顾妇人生产的事情。我大唐每年因生产而损失的人口数也不在少数吧?这就是因为我们没有专业的妇产医生所致。”

李好听后问道“就算过了生产这关,幼年夭折的也不在少数,这些都能影响人口的增长,所以这妇科和儿科都非常有必要有专门的人来诊断才行。”

有时候理论太超前了是一种负担,比如李好现在。他虽然说的比较含蓄,但是崔知悌和刘仁轨两人并没完全相信,还有太多的疑惑。

那个亩产几十石的红薯他们也不怎么相信,什么科学种植,大棚蔬菜对于他们来说也无异于天方夜谈。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欣赏李好,这是一个有才华的人。

李好一直以为这两人应该是懂了自己,对这两人认可度非常的高。没想到跨越千年后,竟然还能遇到两个与自己有共同话题的人,人生知己啊。

“崔县令,你觉得这李家郎君的话有几分可信度?”李好不在身边的时候,崔知悌和刘仁轨两人小声的聊了起来。

“医学方面说的很有道理,只是不好行,其他方面就感觉没那么踏实了。”崔知悌对自己的搭档很了解,也没隐瞒什么,直接把自己想说的说了出来。

“医学我不太懂,但是确实有点道理。那些大户人家生产的时候都是找一些经验丰富的产妇,跟他说的什么专业的妇产医生还是有几分相似。不过其他方面确实感觉有点飘,亩产几十石,我大唐现在的农作物也就每亩两三石啊。”

老刘不是不会种田的书生,他对农业这块其实了解的很深。在他印象中就没什么作物能够亩产几十旦,亩产几石他还相信。那什么冬季种植作物也不靠谱,感觉像说梦话。

李好正好回来在一边听到了两人的对话,心中十分郁闷。卧了个草!亏自己还把这两人当成知己,感情两人都没当真,完全就是在忽悠自己的感情。

这让李好觉得很失望,也很伤心。不过这两家伙不相信也没关系,只要他们愿意帮自己照看着这边就可以,待到来年春天过后,到时就让他们吃惊吧,让他们知道什么是超越时空的知识。

族老的家里抄家完毕后得到几百贯钱,还有不少粮食。钱李好笑纳了,房子也笑纳了,不过粮食他一点都没要。分了一半给平原村和山边村的村民,剩下的一半另作他用。

这种表现让县令和县丞两位大人非常满意,感觉这少年郎颇有古人之风,好好培养下,未来可能就会是大唐的栋梁之财。至于李好说的那些东西,他们选择性的遗忘了。

分了一半粮食之后,李好把两个村子的人叫到一起。忠叔上去给他们训了话,大致就是不要跟某人学习,要忠于大唐,忠于李府,好好种地之类的话,干的好有奖励。

剩下的一半粮食李好也没拉到长安去,而是把两个村子的人全部召集过来。重新划分田地分种,也不再分良田和旱地来耕种,混合着种。

不能让人专吃肉别人喝汤,去掉族老后,加上税收直接向李府交。实际上比原来的少了不少,平原这边的人也没什么意见。

重新分了田地耕种之后,接着就是大修水利,免的旱地那边到了干旱季节后出现不能耕种的情况出来。除了修水利,李好还把筒车拿了出来。

沿着耕地旁边的河流兴建几座大型水车,除了引水用之外,还能兼做磨坊。然后还修了一些规模养猪和鸡鸭的地方,这些地方过来做工的人都有粮食领。

族老家里存留的一半粮食就是做这些,而水车和磨坊的事情,李好画了图纸出来,再和这边的木匠讲了一番后就把工程丢给了忠叔来跟进,他自己在这边呆了几天就回长安去了。

那边的生意一样要做,还不能丢下。如果李好再不过去,他配的那些调料还够不够用很难说。而且那边的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李好去做,如果不在的话到时估计就得乱。

老崔和老刘两人在李好回长安的时候还过来送行,他们两最近就在盯着这边的水利事件上面。虽然这些是李好自己花粮食来组织的,但是水车和磨坊的事情却让两人上了心。

筒车这东西,大力发展起来好像在宋以后,大唐这个时候并没这种水车还带磨坊。这个李好之前并没跟两人讲,而是修水利的时候才拿了出来。

这一出来两人就盯上了,关中地区缺水的地方有不少,有了筒车以后,一些高处都能有水灌溉。这对于提高本县的粮食产量有很大的帮助,两人能不上心么?

老崔在李好回长安的时候还给李好送了一匹骏马,这马让李好十分感动。这可是豪车啊,自己不过和这两人吹了会牛,教了老崔一些针法,就收到一辆豪车,能不感动么?

古人果然比后世人大方多了,出手就是豪车。所以李好走的时候一脸感动的对两人一再邀请:

“去长安城的时候两位兄长一定记得去西市天然


状态提示:第四十二章 刘仁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