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宴因为起火最终不了了之,新进进士们翌日早朝时,得到皇上委任的官职,按照当时科举排名和个人背后的势力,本届科举的进士多是授予实权的官职。
陈四郎越过状元赢澈,直接被定为翰林院编修,并常常被皇上叫到身边,为皇上奖讲经,陪皇上读书,陈探花一跃成为时常面见皇上的新进宠臣,往日这是只有状元的才有的待遇!
赢澈本就是宗室子弟,皇上委任宗室官员都颇是慎重,除了魏王为儿子抱怨几声不公平外,朝臣多是默许皇上对赢澈特殊的安排——外放湖广去做观风使,等同于让赢澈远离朝廷中枢,耗个几年后,赢澈即便侥幸回到京城,志向怕是也被地方上的琐碎事务给磨平了。
皇上对赢澈的安排得到程澄等一众太子党和赵王党羽的拥趸,魏王只能为赢澈求到定亲后再出京的待遇。
观风使听起来好似是钦差,其实是什么都能看,什么都官不了,地方上的知府等官吏完全可以不理会赢澈,观风,观风,就是只能看,不能管,皇上并没给赢澈处置地方事务的权力。
“我早就说过,三弟就不该得罪皇上,皇上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又哪来得今日被皇上赶出京城去?”
赢清得到入了实权吏部,同样是观风,不过他在吏部是学习如何考核官员的,经年又是吏部京查官员的年份,赢清足以借着京查官员得到不少的好处。
程澄和太子殿下都保证他只需要观风一段日子就可称为吏部实权官员,最近他为魏王嫡子的消息传播得很广,赢清认为魏王世子已经稳了,便端起长兄的身份教训无动于衷的赢澈,“倘若你不参加科举,也不会得罪程大人他们,由他们保荐,三弟又有父亲做靠山,便是皇上不喜你了,你也可以留在京城。”
当世的人想法京官总比外放好,就算是外放的封疆大吏也不如京城中枢的侍郎,何况赢澈只是徒有其表的观风使,去了湖广,怕是县丞都瞧不起他。
赢清自认自己和赢澈已经拉开不远的距离,赢澈落后一步,以后很难再追上他了,等赢澈回京,京城大局已定,皇上是否还记得赢澈都很难说。
原本他以为自己在吏部,赢澈被干出京城,赢澈会很失望,会有几分嫉妒的情绪,然而赢澈同往日没太多的变化,一边指使随从收拾行囊,他还有心思拿着一卷书册翻看着,赢清看清楚书卷上的书名——两湖志,记录湖广的风土人情。
“三弟,你是不是不打算再回京城?还是说你想一直待在外面?”
赢清抬高声音,“别以为你同安乐郡主定亲,郡主就能替你向皇上陈情,让皇上调你回京,皇上是喜爱郡主,但皇上不会为郡主而不顾江山,程大人曾经说过,太傅交给陛下第一课就是皇上可以宠爱女子,却决不能爱上一个女子!皇上对女子无情,便是对江山百姓有情。”
赢澈翻看书页,慵懒靠在软垫,姿态极是潇洒,完全把赢清的话当做耳边风,什么有情无情的?被皇上养大的他还不知道程太傅的话纯粹是放屁?
皇上从未把程太傅放在心上,偶尔觉得程太傅和程澄有用就拿出来用一用。
为慕婳,皇上宁可天下打乱,祖宗宗庙被人刨了去。
当然赢澈现在还不明白皇上在意慕婳的原因,两湖会是将来帝国的粮仓,他早早安排下的种子今年该收获了,观风使……他不曾想过做个插手地方事务的人,一直都明白决定大局在中枢!
赢澈只是在皇上和重臣眼中消失在京城而已。
他此时也没心思认真看书,在心里盘算下一步的动静,猜测太子还能忍赵王多久?推测慈宁宫起火的真正原因?
甚至他连慕婳的及笄礼都想到了,唯独没有想他该如何在两湖如何脱身,更不曾担心过皇上是否对他彻底冷淡下去。
“三弟!”
赢清一把抢过赢澈手中的书卷,“你能不能听我把话说完?你到底是我弟弟,父亲最为重视的儿子之一,单靠我一个虽是能鼎立魏王府门庭,然我深知独木不成林,兄弟齐心,才可让魏王一脉显赫一世。”
赢淄没有放弃对世子的野心,赢清看来看去只有赢澈可用,赢澈虽是仇敌多,但他能迷住安乐郡主,单看安乐郡主在慈宁宫大火中的表现,皇上和太后娘娘都不可能放弃安乐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