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我不是汉献帝>第八十六章 袁绍入青州

可想要成为一员合格的战将,单凭个人的武勇远远不够,张绣不读四书五经,单读兵书战策,然后再在战场上实践。而张济对于张绣要读书的想法,自然是持支持的态度。张济膝下无子,将张绣视为自己的接班人,看到张绣求上进,他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么会阻止。

张绣白天领兵处理军务,到了晚上就会秉烛夜读,这也就让他睡的要比别人晚一些。估摸着时辰不早,张绣放下书,习惯性的叫上几个亲卫随他巡营,确认没有异常以后就会休息。也正是因为这个习惯,救了张绣一命。

如平常一样,张绣带着人巡营,此时营地内除了巡逻之人外基本都已入睡。张绣看营中没有什么异常,便准备回帐休息。却不想身边有人忽然咦了一声。

“怎么了?”张绣随即问道。

“将军,方才属下好像看到营外火光一闪。”

“哪里?”张绣顺着说话那人手指的方向看去,营外黑漆漆的一片,哪有什么火光。张绣仔细看了看,确定没有什么火光,还以为是那人看花眼了,却没想到在自己准备将视线挪开的时候,黑漆漆的夜幕中忽然出现一点亮光,虽然很快消息,但张绣可以确信自己的确没有看花眼。

“快,速去叫醒所有人。”此时是战时,张绣本就敏感,再加上对董承忽然宴请自己叔侄一事本就心存怀疑。好端端的为什么忽然请客?以往可都是井水不犯河水的。

“将军……”

“快去!”张绣话音未落,就见营外忽然火光连成一片,紧跟着就听喊杀声传来。

“敌袭!速去集体兵马迎敌!”张绣吩咐一声,撒腿就往自己的营帐方向跑。他是巡营,又不是去打仗,所用的马匹兵刃都没带在身边。

等到张绣披挂整齐带着亲兵出现,颜良的兵马已经攻入了前营。不过随着张绣露面,颜良也只能止步于此。为了解决张济叔侄,董承的计划是假意邀请张济叔侄过府饮宴,家中埋伏刀斧手二百,摔杯为号,一举诛除张济叔侄。只是没想到张济单身赴会,留下张绣留守大营。

只是颜良却并未将张绣放在眼中,身为河北名将,自然也有名将的骄傲。颜良得知张绣人称北地枪王,不禁有些技痒,也就没有理会董承派人送来的忠告,还是按原计划奇袭张济大营。

“你是何人?”张绣枪指颜良问道。

“河北颜良,你就是张绣?”

听到对方自称颜良,张绣立刻意识到自己的叔父张济此时恐怕已经凶多吉少,无心恋战的张绣没有理会颜良的挑衅,挥军就杀了过来。颜良原本想要阵前斩将,却不想张绣没给他这个机会。眼见张绣挥军杀来,他也只得率军迎上。

两万对三千,颜良虽勇,但也架不住张绣指挥骑兵连续冲杀。张济的两万人马跟随张济叔侄南征北战,作战经验十分丰富,就算是比起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也不遑多让。颜良虽然斩杀了数十名将官,但终归还是架不住张绣军马的前赴后继,不得不引军败走。而张绣也不追赶颜良,既然颜良出现在这里,那袁绍大军究竟有多少借助董承帮助潜伏到了附近也不知道,张绣不敢在此多待,自己带领三千骑兵赶去城中营救家眷。

也是董承命苦,在顺利结果了张济的性命以后,还没来得及下令关闭城门,就听到有人回报说张绣领兵入城。董承大惊失色,张济血迹未干,张绣就杀进了城,此处不宜久留,当即带着亲信逃出了府邸,换上平民的衣装躲在民宅之中。

张绣一进城便兵分三路,留下一千人把守城门,一千人去了张家营救家眷,自己则带着剩下的一千人马赶到了董府。刚到门口就看到董府大门紧闭,不过眼下张绣又哪里顾得上什么礼数,一马当先冲进董府,一番搜寻,找到了董承还没来得及命人收拾的叔父遗体。

张绣见状忍不住大哭,自己自幼父母双亡,是这个叔父收养了自己,视若己出,可以说张绣如今所拥有的一切,基本上都是张济所赐,叔侄二人的感情不是父子胜似父子。如今看到叔父横死,张绣不由悲从中来。

哭了好一阵,张绣才止住了哭声,解下战袍包上尸体,随后吩咐左右道:“给我烧了这里!”

张济一死,张绣就成了主事人,他的命令自然无人反对,不多时,董府燃起熊熊大火,而躲在民宅的董承知道家里起火,不由着急的跳脚。他倒不是心疼一座宅邸,而是方才逃出来的匆忙,自己与袁绍谈妥的协议忘记一并带出来了。这要是没了,日后袁绍要是翻脸不认,自己连个凭据都没有。

可张绣还在城中,董承也不敢贸然现身,只等到得知张绣麾下的人马大部分已经出城,董承这才迫不及待的奔回家中。可这时候才来,家里已经被烧的不剩什么了。董承欲哭无泪,却不想祸不单行,就在董承考虑日后如何让袁绍兑现承诺的时候,忽然就听耳边传来一声怒吼,“董承!纳命来!”

董承一见来人顿时魂飞魄散,转身刚要逃跑,却已经叫张绣追上,一枪自后心捅了个透。

“你,你……”还未死的董承努力想要说些什么,只是还没等他把话说完,就被为叔父报仇心切的张绣一刀枭首。看着死不瞑目的董承,张绣呸了一声,随手拴在马鞍旁,吩咐左右道:“如今仇人已死,我等立刻出城。”

……

在放火烧董府之前,张绣已经从被俘的董府下人口中知道董承是什么时候离开


状态提示:第八十六章 袁绍入青州--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