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极品风云太子>第九章 并州晋阳

第二日一早,天刚蒙蒙亮众人就从床上爬起来了,今日要早些起床,不然到晚上就很难到达晋阳,怕是要露宿荒野。

并州,相传禹治洪水,划分域内为九州。据《周礼》、《汉书·地理志上》记载,并州为九州之一。亦有文传,并州为尧舜时代的十二州之一,禹治水后将幽州、并州、营州三州合为一州。其地约当今山西太原、大同和河北保定一带地区。

并州古属冀州之域,虞舜以冀州南北太远,分置并州。应邵曰:“地在两谷之间,故曰并州。“夏仍为冀州地,周曰并州。《周礼·职方》:“正北曰并州,其山镇曰恒山,薮曰昭余祁,川曰滹沱、呕夷;浸曰涞、易。“据《舆地广记》载,周并州包括今山西全境和河北、内蒙部分地区。

汉武帝元封中年置并州刺史部,为十三州部之一,领太原、上党、西河、云中、定襄、雁门、朔方、五原、上郡等九郡。东汉时,并州始治晋阳,建安十八年(213年)并入冀州。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年)复置,领太原、上党、建兴、西河、雁门、乐平、新兴等七郡,仍治晋阳。晋沿用,建兴后沦没。隋唐以后亦有并州,然其地屡有缩小。开元十一年(723年)改为太原府。

燕国公慕容青山的封地就在并州,统领大夏北军,依托长城,凭雁门地利御西北之敌。晋阳作为并州州府所在地,其潭水之深亦让人不可小觑。

中华历史上十大望族,便有两个出自晋阳(太原),一个是太原王氏,一个是太原温氏,这可是传承数千年的世家门阀,即便是在现代也不是谁都能拿捏的,更何况是在这个世家门阀掌控的世界上。毫不夸张的说,这时候的世家门阀甚至可以影响皇朝更替,甚至能决定皇位归属。这一说法毫不夸张,以十大望族之一的琅琊王氏为例,最鼎盛时期,朝中官员百分之七十五以上都是王家或者与王家有关的人,晋朝皇帝司马睿,称为“第一望族”,并欲与之平分天下,是真正的“王与马,共天下。”王羲之就是琅琊王氏子弟。而琅琊王氏始祖王元,便是从太原王氏分支出去的。若非隋朝科举制的产生,谁也不知道世家门阀会将这个世界变成什么样子。

慕容青山领燕国公,统帅二十万北军,威震天下,却也不敢小觑这些世家门阀。这些世家门阀垄断着整个大夏的文官系统,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数个世家便紧抱一团,纵然是皇帝也不敢小觑。得民心者得天下,统帅着文官系统的门阀世家就代表着民心走向。这个时代的百姓是没有资格看书的,世家门阀将这一点做得极其彻底。且不说纸张昂贵,雕版繁琐,即便是真的拥有了极大的才能,也只能到世家门阀的门下做个无所事事的门客,因为朝廷的官职已经饱和,没有多余的位置让给他们,故而,世家门阀对于仕林的统治甚至强于皇帝。

直到隋文帝时期,科举制的颁布,寒门士子才有了做官的资格,也就有了后来宋真宗的《励学篇》“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在科举制已经展开的贞观年间,门阀之祸依旧深深毒害着整个中华,因为,皇族李家本身就是一个大门阀,陇右李家,十大门阀之一,初唐的政治制度与隋朝之前在骨子里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只不过是世家门阀换掉的一个盟主而已。唐太宗时期树立新门阀,与旧门阀分庭抗礼,真正改变这一制度的是女帝武瞾武则天,她深知门阀对国家和百姓的巨大危害,下定决心打击这些硕鼠,选拔新臣,独掌朝纲,对世家势力进行划分,沉重的打击了门阀势力,自此打破近千年来门阀世家把持国家的局面,短崭的盛唐也因之而起。

现在周围的一切不公与弊端都与现在的云琅无关,他唯一的任务就是,快快长大,成为真真正正的大夏皇太子,而不是一个只能到处躲的熊孩子。作为一个了解数千年华夏历史的现代人,没人比他更知道实力的重要性,只有拥有足够的实力,他才有资格改变现在的一切,完成他立下的誓言。纵观华夏数千年历史,能成为千古一帝者,无一不是能够将整个中华牢牢把握在手中的帝皇。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李世民,千古女帝武则天,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匡义,元太祖忽必烈,明太祖朱元璋,康熙帝,乾隆帝......哪个不是说一不二,纵横寰宇。若是没有足够的实力,成为皇帝,要么就是碌碌无为,要么就是成为傀儡。当然,能将全部权利把握在手中的也有可能成为亡国之君,因为亡国之君大多也是能将权力完全把握在手中的人。

最让云朗钦佩的皇帝怕是宋代的皇帝了,所说的宋代皇帝并不是说某一个宋帝,而是说宋朝的君民一心。宋末,宋代权臣陆秀夫见无力回天,背负8岁的宋恭帝,跳海自尽,随行十万军民亦相继跳海壮烈殉国!十余万军民尸体浮于海上,向世人昭示了一个民族宁折不弯,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

无聊的坐在马车上,时光匆匆而过,掀开门帘看着窗外的风景,人渐渐多了起来,官道之上大多是普通百姓,偶尔有那么一两辆马车走过,也不甚豪华,多是单马带车。马车的驾乘数两是有严格要求的,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诸侯驾五,


状态提示:第九章 并州晋阳--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