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大宋包三黑>第四百三十章 编写教材

皇帝离开了大宋军事大学,来培训的将领却将包拯围了起来。

“包大人久仰大名今日一见真是三生有幸。”

“包大人真是玉树临风,人见人爱。”

“包大人年青有为,将来定会前途无量。”

包拯本来以为这些人要过来找自己算账,没想到却被将军们好一番吹捧。

“各位,请停住,包拯官微职小,可禁不住诸位这么夸奖。各位有话直说无妨。”包拯看这些将军一反常态,知道他们肯定有所企图。

“包大人能否在宣教课考核的时候高抬贵手。”将军们说出了真实想法。

“你们也看到了这宣教课皇帝陛下很重视,在考核之时容不得半点儿虚假。这宣教课的考核是一点儿也不会放松的。”包拯一点儿话口也不松。

“包拯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大家跟你好言商量是看在陛下的面子上,不要以为自己是多重要的人物。”有脾气暴躁的将领已经忍不住了。

包拯却一点儿也没有被他们吓住。不卑不亢的说道:“既然是给皇帝陛下面子你们就更应该将宣教课程学好。否则怎么能表现出来你们的忠心爱国之心。”

看着将军们的脸色不善包拯继续说道:“不过有关课程的学习你们倒不用着急,我将对课本进行改编,改成大家都看的懂的白话,同时加入一些大家喜闻乐见的故事。保证先生在讲课的时候绘声绘色,不会枯燥乏味,大家只要认真听记住其中的意思就行了。考核的时候也不要求所有的人都去背,能讲清其中的道理就算合格。”

包拯的一番话让将军们平静了下来。心说这文官就是肚子里弯弯绕多,明明要放大家一马,却不明说,准是怕考陛下知道了会责罚,才把话说的那么严肃。这包拯倒不是个死心眼,在这里时间长了,没准还能跟包拯做个朋友,听说包拯也曾上阵杀死过上百号敌人,不知是真是假,如果那是真的,包拯可比这里大多数的将领还要强很多。

包拯看了礼部编的小册子,发现大宋的文官还是很有水平的,编写的宣教教材内容很精彩,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将忠君受国的事说的很高大上。

但也有一个问题,就是他们的用词太追求完美、华丽了。这让文化不高的将领们读起来很困难,真宗皇帝还要求在全军之中推广宣教,那些大字不识的士兵想要理解教材内容更是比登天还难,所以包拯下决心要在礼部编写的教材上进行大胆的更改,将教材全部改成白话,增加同现实想联系的故事,让所有的官兵能够被新教材所打动。将军们听了包拯的话,感觉通过考核很有希望,所以不再缠着包拯,回到学校收拾自己的东西去了。

包拯也跟着众人回到了学校之中,包拯虽然参与了大宋军事大学的规划、创建,却也没有想过皇帝直接将副校长的帽子戴在了他的头上。

其实这也是真宗皇帝无奈之举,大宋军事大学,对朝廷来说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本应有一个知识丰富立场坚定的文臣来主持。可当听说要与这些武将成天的打交道,所有合适的人选都打了退堂鼓。真宗皇帝只好让包拯冲锋在前。又选了几个年岁不十分大的老将辅助包拯的工作,大宋军事大学的管理机构就这样建立了起来。

对于军校的第一批学员们包拯并没有寄予太高的希望,这些人在军队和官场已经混了这么多年,每个人都有了自己一套成熟的东西。要改变起来是十分困难的。

包拯只能让那些老将军们和学员互帮互学,希望学员们的视野能够更宽阔一点儿就行了。

包拯并不是要在大宋新建立的军校满足于混日子。包拯更为看重的是借此机会建立起来大宋军校体系。通过从底层军官开始培养,长久之后必然有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包拯建立军校还有一个想法,他想让大宋的军官从底层到高层都拥有相同的战争理念,让下级能够更准确的理解上级的意图。为此包拯特意和静静花费了一些善恶值将包拯的头脑中塞入了大量的有关军拯又通过总结写出了一本大宋军校教材。

大宋军校教材出现在学员和那些作为教师的老将军面前时大家都惊呆了。看包拯的眼光都不一样了。

大家都不相信这是包拯这样一个文官弄出来的东西。里边对战争的认识和一些新的战法给大家一种惊艳的感觉。

包拯弄这本教材自己反倒没有什么信心。现在包拯满脑子都是有关战争的先进经验,只是不知哪些更适合于今天的大宋。这本教材是包拯费了好大力气挑选的结果。看大家的反应,这本书似乎还不错,包拯放下心来,不过还是鼓励大家发现教材中的问题及时反馈,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更改。包拯这种学问大又谦虚的做法更赢得了众人的喜爱。

这些将领中也有一些对战争十分痴迷的人物,他们看了包拯的教材也有了自己的思考,为了解决自己的疑惑不断找包拯进行讨论。包拯一天到晚的日程被安排的满满的。

包拯觉得有必要给那些积极要求上进的将领再指明一个上进的方向。经过几十天的紧张忙碌,包拯将《战争论》的删剪版本默写了出来,印成了厚厚的两本,做为军校的选学内容。《战争论》对人类的战争进行了总结,在一般的将领看来,这书同以往的兵书战策完全不同。里边有了更多的有关战争的理论,让人看起来很吃力。又是做为选学,自然很多人对这两本书


状态提示:第四百三十章 编写教材--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