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寿口中的二叔祖,不是别人,正是李祐堂的孪生弟弟李祐明。
自李祐堂和李祐明这对双生子落地后,五六十年的时间里,李家总有类似“双生子中谁是老大”的流言。
去年分家,这种流言更是疯狂的在李氏宗族间蔓延。
李祐明和李其珏父子两个,上蹿下跳,想尽各种办法“证实”他李祐明才是双生子中的老大,是李家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最后,他们更是弄出了一个所谓的“人证”,即当年在先太夫人身边侍奉的小丫鬟,来指证这件事。
奈何他们父子用尽了花样,但最后还是败给了李祐堂。
原因很简单——
一则,李祐堂本来就是嫡长子,真的假不了;
第二个,李祐堂有个出息的孙子李寿,李家的未来还需要他来支撑。
而李祐明这一脉呢,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李其珏。
偏偏李其珏又犯了错,被王家捉了个正着。
被逼离开李家,李其珏又因为王怀淑的事被王家逼得去了庄子,连他的官职都被李寿转赠给了他的胞弟李其玔。
李其珏原以为自己这辈子要被流放在庄子到终老,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能从庄子上回来。
还被老祖宗钦点回李家大宅“侍疾”。
“老祖宗病了?”
唐宓有些纳闷,这些日子她确实忙了些,可并没有出家门。
李家老祖宗倘或是生了病,必将是李家的大事,她没道理听不到风声啊。
首先一个,病了,要请太医,而李家唯一有资格请太医的,就是李寿。
李家其他人想请太医,必须借用李寿的名帖。
而李寿自成婚后,他的名帖都由唐宓保管。
唐宓记得清楚,最近几天里,李家没人来桂院问她借名帖啊。
李寿嘴角勾勒出一个嘲讽的弧度,“不是什么的大病,就是略略有些不舒服。”
毕竟是快九十的人了,冬日原就难熬,有个头疼脑热再正常不过。
但唐宓却听出了李寿话语里的深意,“老祖宗是故意装病?”
也是,似李家老祖宗这般活了八九十年的人瑞,最是看重自己的身体。
如果真的病了,根本不用别人,老祖宗自己就会迭声催促李祐堂去给他请太医。
而不是像现在这般,悄无声息,连有八卦小能手阿韩都没有探听到半点风声。
估计李寿能知道,也是因为李祐明父子突然回归。
果然,就听李寿道,“今天若是碰到了李其珏,我还不知道老祖宗‘生病’的消息呢。”
“李其珏?”唐宓皱起了眉头。
当初在王怀淑的灵堂上,王家逼着李祐明处罚李其珏。
为了增加砝码,李寿不惜请了老祖宗帮忙。
当时说好的,李其珏将会在庄子上为王怀淑守孝三年。
李祐明一家为了不被老祖宗打发回老家看守祖坟,压着李其珏同意了。
可现在,还不到一年啊。
李其珏居然出来了?!
李祐明什么意思?出尔反尔!他这是不把王家放在眼里啊。
唐宓作为王家女,自然有生气的理由。
李寿却冷静的说道,“不是二叔祖。”
老祖宗才是李家的天,如果他不发话,就算是借给李祐明一个胆子,他也不敢把李其珏放出来。
毕竟,李祐明不止李其珏一个儿子,这个废了,他再立起次子也就是了。
事实上,李祐明之前便是这么做的。
唐宓平静下来,理智也都回来了,缓缓点头,“你说的没错,这事儿只可能是老祖宗的意思。”
似是想到了什么,唐宓猛地看向老祖宗,“他是故意的?”
唐宓没有特指,李寿却很清楚她说的是老祖宗。
点了点头,李寿道:“约莫是书院的事,让他觉得威信受到挑衅,而祖父对家学的整顿,并没有达到他的满意。”
李寿知道得远比唐宓要多。
比如东庐书院开始招生后,李家不少族人都准备将自家孩子送过去。
是老祖宗,忽然当众斥责李祐堂,还摆出一副对他很不满意的模样来,言语间更是“不经意”的提到了李祐明。
听他那口气,仿佛有些后悔将李家传给李祐堂。
李氏宗族里最不缺心思活泛的人,这些人最擅长察言观色、听风辨雨,眼见老祖宗这般,不禁开始脑补起来。
凭良心说,李祐堂和李祐明都不是多么出色的人。
李祐堂沉稳、只能守成,而李祐明灵活、凡事都喜欢走捷径。
两人都不是最完美的继承人,老祖宗和族人们更多的还是看他们的后辈。
李祐堂靠着李寿完胜李祐明。
但李祐明的儿孙们也不全是酒囊饭袋,几人中间,不管是才智还是魄力,李其珏最出色。
虽然李其珏被放逐,官职也丢了,但不知怎的,本该在庄子上静养的他,竟攀上了安康郡王郑宣。
郑宣是圣人的堂弟,为人疏阔、侠义,在朝中颇有侠王之称。
庚辰之乱时,他并没有搀和进去,反而旗帜鲜明的站在圣人这一边。
圣人对郑宣的观感不错,又看他能力还不错,便让他统领右威卫。
有了兵权,且负责京畿防务,郑宣却没有丝毫的膨胀,为人处世还跟过去一样。
他还十分配合平阳长公主,对二皇子一系的拉拢,没有丝毫心动。
这让圣人愈发满意。
大梁少有的实权王爷,能与他攀上关系,哪怕是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