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过多少遍了跟你,要狠点嘛!”
“哼……”
“再狠一点样子。”
“哼哼……”
“要演就演全套啊你!不要每次都睡着。”
“装狠很累的。”
“累,糊口啊大哥。”
……
电影还在继续播放着,现场时不时传来哄笑着。
再又一次哄堂大笑之后,陈德成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再次画上了一笔。
他是喜剧电影周刊的总编,本来并不用亲自来《功夫》的首映礼上观影。
但那在网络上疯传的预告片勾起了他的兴致,所以他才来到了现场。
而这部电影……没有让他失望,在电影播放到一半的时候,现场已经有十六次大笑!
其实观众们的笑声就是对这部电影最好的评价了。
对于电影中易水寒演喜剧的功底,他还是有些吃惊的。
易水寒的演技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但陈德成没有想到的是,易水寒演喜剧居然也是这么出色。
他没有想用拙劣的方式去逗笑大家,他只是想着诠释好这个角色,让大家读懂这个角色。
他的表情很认真,甚至那眼神里都被那些复杂的情绪填满。
这种水准的表演……陈德成只在那些功底深厚的喜剧大师身上才能看到。
作为喜剧周刊的总编,陈德成自然是对喜剧研究颇深。
做喜剧比正剧、悲剧要难,这是他对喜剧这个行业的认知。
在表演上,快了一秒,慢了一拍,出来的效果便完全不同。
而演员对于节奏、台词、肢体语言、微表情甚至是自我心态的把握更需要炉火纯青。
夸张一分是过火,收敛的多又没有效果,整体构架要求节奏又不能凌乱无章。
除了正常把握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之外,还得加上特有的喜剧效果,怎样展示肢体语言,给出什么表情,台词咬字和快慢效果,每一份每一毫都对演员要求甚高。
但是易水寒在每一点上都做得十分到位。
特别是他饰演的阿星在和猪笼寨街坊们单挑的那张戏。
那种控场和节奏感直到现在都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中。
而这个片段,想必也会成为观众们最津津乐道的一幕。
陈德成感慨着,继续关注着电影的发展。
……
“两杯,我要奶油的。”易水寒饰演的阿星说道。
“我要巧克力。”肥仔跟着说道。
易水寒饰演的阿星,在做好人无能为力,做坏人一事无成之后,选择了欺负一个比自己还要弱小的女孩。
那女孩的眼眸澄清、纯净,只是一眼便自惭形秽。
“看什么,没看过吃东西不给钱啊?”
易水寒饰演的阿星逃到了电车后,然后哈哈大笑起来。
但与之相反的是,现场观众的沉默。
“追哦?”镜头中,易水寒戏谑地说道,却不知道是嘲讽那个紧追不舍的女孩,还是嘲笑欺善怕恶的自己。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他大笑着,嘴巴使劲拉扯着,镜头中看不清他被头发半盖住的眼睛。
只听到那看似肆无忌惮,猖狂无比,实际上却刻意,隐藏着痛苦和无奈地笑声。
只看到他嘴里融化的冰淇淋从他的嘴里淌下,滴落,狼狈,可笑。
……
这并应该是看喜剧应该出现的一个情绪,但他们心中却不自觉地觉得心酸和感慨。
电影中的阿星龇牙咧嘴地恐吓着,实际上是在难掩自己的难堪和卑微。
装出一副自己是坏人的样子,但这种伪装又是多么的脆弱,多么的不堪一击。
他没有办法面对这样纯净的眼神,就像是无法面对曾经的自己,能做的只能逃离。
所以他便逃到了电车里,然后撕心裂肺地大笑着,浑然不顾嘴角流淌的冰淇淋。
只是一瞬,一股几乎要透出屏幕的心酸和狼狈,那么清楚、那么深刻的印在现场的每一个观众的心里。
他在嘲笑的不是那个女孩,而是那个失败的,一事无成,忘记了初心的自己。
从撕心裂肺的笑,到肆无忌惮的哭,原来只一瞬间。
这个镜头的表演,何止是演技爆棚?完完全全,每一个细节都是完美。
“这个喜剧电影……太不一样了!”
“用喜剧的方式演出了小人物的心酸,易水寒这家伙的演技……好像更好了!”
“易水寒的演技简直是绝了!我之前还觉得他演不好喜剧呢!”
“这个镜头太棒了,太让人有感触了!”
……
在众人的议论声中,陈德成同样赞叹地轻鼓着掌。
他这个时候才恍然明白过来,原来这才是易水寒这部电影最大的不同之处。
这个镜头的惊艳之处在于那肆无忌惮的大笑和隐藏其中深切的悲伤和无奈。
哪个人会没有过往,我们在社会中历练的越久,心里所承受的负担也就越大。
而人身上那特有的,与生俱来的纯真的东西,也正是在这些负重的影响下,被一点点的挤出我们心里那有限的空间。
纯真的年代一去不复返,那些岁月的遗言,美好的初恋,奋斗的黎明,失去之后再也没有回来过,所有才会感同身受,为之动容。
易水寒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将小人物的辛酸史以无厘头的幽默方式展现出来引发大众共鸣,就如电影中的阿星。
而之后的剧情同样也证实了他的猜想。
当阿星第一次握着棍棒的时候,他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