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宁从来没有局限在让赵元容正常登基这一条途径上,在纪宁看来,谋朝篡位也不是什么坏事,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但在赵元容看来,谋朝篡位是不可取的,她只是想顺利登基,是要靠自己的努力,获得赵康政的认可,将她立为皇储,在这过程中,她也不会去杀什么人,更不会跟自己的兄弟兵戎相见。
她所想的登基方式,太过于理想化,纪宁会觉得她这有点痴人说梦的意思。
或许是赵元容的世界原本就有些单纯,纪宁想告诉赵元容的是,要登基,必须要做出流血和牺牲。
五月十四,是纪宁的休沐之日,这天也是朝中商议新太子人选的日子。
赵康政没有主持朝会,却让尚书台、六部等官员,分别拟定太子的人选,让每个人把自己的意见写下来,举荐到皇帝面前,皇帝要看自己两个儿子的支持率。
皇帝看起来很民主,但其实这种民主都是假的,皇帝从开始就决定了要立五皇子为太子,现在即便问谁的意见,都只是假惺惺地表现出自己的广纳谏言,其实从开始立太子的决定就是不容更改的。
每个大臣必须要做出自己的意见,不能选择中立或者是不选,如果有人作出了模棱两可的选择,那么就会被治罪,皇帝在这一点上也体现出了他的霸道和无理,大臣们别无选择,只能在四皇子和五皇子之间做出一个抉择,到底哪个人才可以成为大永朝未来的天子。
赵元容作为实权派的二公主,在这件事上,也必须要做出自己的选择,她必须要决定自己是支持四皇子还是五皇子,虽然在赵元容心中,认为五皇子并非最佳的太子人选,但她还是必须要按照纪宁的吩咐,做出了选择,为五皇子赵元成。
当天崇王赵康乐也参加了朝会,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他所选择的人,不出意外的是四皇子赵元阳。
因为所有的消息都是公开的,很多人也是从众心理,朝中的元老,有选择四皇子有选择五皇子的,在下面的大臣看来,法不责众,没必要为了一个人选择问题,去纠结自己的站队,还不如直接做出自己理性的判断,或者是按照自己的阵营作出合理的选择,无论怎么选择,他们认为皇帝都不会迁怒于朝臣。
只是将来若他们所未选择的人当上太子,甚至是当上皇帝,他们就要考虑一下自己是否被秋后算账的问题了,一朝天子一朝臣,没有哪个皇帝会容许那些支持他政敌的人在自己的手底下当官,皇帝总会有理由把人撤换,赋闲、革职都是轻的,最重的是抄家问斩,那时这些人有理也说不清。
到中午,赵元容从皇宫回来,脸色还多少有些郁闷。
纪宁一直在小居中看书,见到赵元容,不由起身帮她开门,赵元容坐下来,连杯水都没喝,轻叹道:“纪宁,你说奇怪不奇怪,朝中居然有九成的大臣都支持让四皇子来当皇储,就好像都商量好的一样,每个人都这么说,反而只有一些老臣,或者是朝廷中的边缘大臣,才选择了五皇子,包括我在内,我都觉得自己成为了朝廷中的异类!”
“那只能说明真理还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如果所有人都觉得五皇子适合登基为帝,那么朝廷上下就不会是如此和谐了!”纪宁道。
“那究竟是为何?你能说出理由吗?就因为李贵妃和李国舅叛乱,所有人都不看好五弟?其实五弟的人品和才学,要比四哥好很多,在朝中,很多人也都觉得五弟是适合成为宽仁君主的……”赵元容脸色带着极大的不解,甚至还有些置气的意思。
纪宁笑道:“正因为五皇子身边没有势力,而且宽厚待人,所以别人都才会选择四皇子,如果他们选择了五皇子,以四皇子的性格,将来是以四皇子登基,那他们不是要被报复?”
“嗯?”赵元容打量着纪宁,不是很理解。
“这就是一个法不责众的问题,九成的人都选择了四皇子,那即便五皇子登基,也无法一次将这些人都打压下去,因为没有那么多新的官员给他替换,这一成的人其实是冒着极大风险的,如果皇帝选择了四皇子当太子,四皇子是铁定不会放过那一成支持五皇子的人。这世道就是如此吧!”纪宁说话时,也会带着一些感慨,因为往往有能力的人得不到支持,反而是那些善于钻营技巧的人,会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同。
可惜在这件事上,纪宁从一早就判断出,五皇子得到了皇帝赵康政的绝对支持,至于最终选择谁,已经无法形成根本的影响。
赵元容道:“希望你说的是对的,五皇子登上太子之位,只要他不计较这些大臣,倒也还好,就怕他……背后有什么势力,像你说的那样,到最后他会利用自己手上的权力,将异己一个个铲除!”
纪宁笑道:“无论五皇子如何铲除异己,都还轮不到公主的身上,因为公主从开始的时候就是支持他的,亲疏关系他还能分得清!”
“但如果是四哥,登上了太子之位,那岂不是会将我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赵元容皱眉道。
“四皇子怎么会登上太子之位呢?”纪宁笑道,“连选择他的崇王都不相信,四皇子有这能力登上皇储的位置,崇王这么做,也不过是在为陛下施压而已。陛下用了民主的方式征求众大臣的意见,结果最后选定的是四皇子,崇王就在等着看陛下推翻自己的决策,冒天下之大不韪立五皇子为皇储,如此一来,朝中大臣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