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这位就是与李清照同样并列第二名的李之仪,此刻听闻赵佶之言后,扫了一眼这位素未谋面的年轻人,抚着颔下长须摇了摇头道。“李某的《浣溪沙》,自认算是笔下难得的佳品,与贤侄女的《行香子》乃是伯仲之间,若是魁首在我二人之中择出,李某倒也无话可说。”
“可是现如今某与贤侄女你的佳作却偏偏只能并列榜眼之流,实在是让人惊讶,莫非今日,又会出现一首举世睹目的惊世佳作不成?”
“这倒真是,今日文会,佳作也算是不少,但也不多,而且能够令人传唱的,也不过寥寥数首,而又犹以先生的《浣溪沙》与李小娘子的《行香子》为上品,这倒着实让人期待今日之魁首出自于何人手笔……”
这个时候,在场的那些文学老中青三代文学人都纷纷对于这两首词表示了极为难得的肯定,不论是立议,还是用词,都极显才华,绝对是难得一见的佳作。
若是放在过去的文会,这样的佳作,都是夺取魁首的最佳选手,哪怕是把这两首放在今日并列第一,也并无不可。
可眼下,这二位的佳作都仅仅排到第二,那可真是让人们十分地期待着今日的第一名,会是何等的惊世骇俗。
诸人的议论之声亦是越来越大,而赵明诚等人一直未见王洋的词作,一颗小心肝已是落回了肚子里边,可毕竟他们也拥有着强烈的文学情怀,所以这一刻也顾不上跟王洋叽叽歪歪,都一面窃窃私语一面好奇地朝着大殿那个方向张望不已。
“李先生与李小娘子的呕心血泣之作居然都只能屈居第二,实在是要看一看,到底会是何等样人的惊世之作,才堪夺今岁魁首。”
“来了,出来了,你们看那,哇,那个好夸张的大灯笼,比起其他灯笼,足足大了快一倍了都。”
大殿的门再一次被打开,自有人拿出了宣纸贴在一个特别制作的巨型灯笼之上,然后,灯笼在几名禁卫的帮助之下,这才缓缓地升起,并且被悬挂在了大殿前的最高处。
李之仪愣愣地看着灯笼,然后突然显得有些激动的大声吟诵了起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李清照愣愣地看着那个灯笼,亦轻轻地应和道。
“……这,这是,你写的?”万彬愣了好半天,突然下意识地猛扭过头来,一双大眼睛瞪得都快赶上大眼泡金鱼。
王洋的表情仍旧显得那样的矜持,淡淡一笑。“不错,正是在下的作品。”
“老天爷,这,这太难以置信了。”万彬一脸难以置信地摇了摇头,看到王洋的作品,再看看自己的作品,好吧,万彬觉得自己的佳作跟这篇必然会流芳百世的大作相比起来,简直就像是鲜花旁边一株小小草。
“不论是立议,还是用词,都极显才华,一词尽述秋日、离别、人心变化……”那位李长仪摇着头,此刻,眉头已然完全地舒展了开来,面对这样足以流芳百世的佳作,他实在是升不起半点的妒忌之心,更多的则是敬佩之情。
“你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你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这么莫明其妙的就出现在了我们怡红楼内……”柳依依满脸讶然的看着四周那些满脸震惊与崇拜模样地看着那远处的巨大灯笼的人们,没有谁能够在这个时候保持平静。
李师师努力地把头抬得高高的,挺起那小荷才露尖尖头的前胸,那双如水的温柔眼眸内,尽是那犹如璀璨群星一般的崇拜与倾慕。
王洋那英挺的眼眉,那微抿着扬起的嘴角,还有那棱角分明的脸庞,还有那双睥睨天下,俯看众生的英目,在她的眼里,王洋这位主人简直就是无所不能,仿佛天底下,真的没有任何的困难可以难到他一般。
#####
“敢问,哪一位是巫山居士,可愿与李某一见?”就在这个时候,李之仪突然朗声喝道,举目四下张望不已。
而李清照等人却是下意识地朝着那站在人群之中,显得很是鹤立鸡群的王洋望了过去。
莫非这货获得了第二名,心生不忿,想要跟自己相爱相杀不成?王洋砸了砸嘴,鼓起了胸肌踏前数步,长袖一振。“在下便是,敢问这位仁兄寻王某何事?”
“你,你便是巫山居士王洋?”李之仪转过了头来之后,满脸尽是难以置信,大步走到了王洋跟前,距离王洋不足一步之距方停下了脚步,上上下下地打量个不停。
“……自然是真的,我相信还真没有谁敢冒充王某。”王洋有些不太自在地扭了扭脖子,被一位漂亮妞甚至是一百个漂亮妞盯着,王洋都只会觉得洋洋得意,从容自若。
可是被一位同性之人,距离如此之近的情况之下深情,好吧,或许是包含着其他情绪的盯着,让王洋浑身都绽起了鸡皮疙瘩,看样子同性相斥这个形容词用在王洋这货身上实在是恰当到极点。
“如此年轻,却又如此惊才惊艳,词作幽怨凄婉,却又悲而不哀……可惜了,可惜了……”李之仪缓缓地摇着头,满脸的惆怅与无奈。
连续两遍可惜了,听得王大官人很不开桑,挑了挑眼角,没好气地道。“我说这位仁兄,王某自觉自己这首词作,已然算得上是一首很拿得出手的作品,不知道你在可惜啥?难道是觉得……”
心情很不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