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忻的百日宴,自然是办得极为隆重。
康平帝的亲自道贺,更是让这场盛会变得意义极为重大。
出了月子的舒予,也趁此机会走出清风院,与戚氏一起接待宾客,为将来在京城权贵圈子的“复出”预热。
也许真是闲得太久了,这一日忙碌下来,一向上山能打虎、下海能捉鳖的她,竟然觉得疲惫不堪,尤其是一张脸,笑得僵硬到需要用手搓了搓,才能勉强活动自如。
戚氏见舒予不停地搓脸叹息的模样,笑道:“这才哪儿到哪儿,不过是接待宾客而已,宴席安排、人手调度,等等,我可是一样都没有舍得使唤你呢!”
“可千万别。”舒予一听这话,赶紧摆手告饶,“就这都把我累成这副模样,大嫂要是再吩咐我做其他的,只怕我僵住的就不止是脸了。好嫂子,且饶过我吧!”
戚氏见舒予撒娇叨扰,不禁咯咯笑了起来,拿手指点着她说:“先前我和母亲叮嘱你要认真坐满一百天的大月子,你还嫌烦闷无聊,想要草草挨满一个月就行了呢,如今知道厉害了吧?
“这妇人产子、产后哺乳,可都是极为亏损气血之事,不好好将养调息,哪里有那么容易恢复如常的?”
舒予连连拱手受教,态度诚恳至极。
戚氏见状不由地好笑,指着舒予笑叹道:“这可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彦弟就是个不耐这些人情繁琐的人,没想到娶了个媳妇倒是跟他志趣一致得很!”
“我们这不是想着有大嫂可以依赖嘛!”舒予笑着奉承戚氏,“大嫂端方有礼、御下有术,这些对您来说不过寻常琐事,对我们来说可就是重若千钧了!”
“少跟我在这里耍贫嘴。”戚氏忍俊不禁,抬手轻轻点了点舒予的额头,又正色劝解道,“眼下尚未分府,你们还有我可以依赖,可是等将来你们搬进了太傅府,彦弟整日忙着朝事,家中这些琐碎事务可就全部都要由你来打理了。
“你现在不学着上手,难不成等将来搬了家,一旦遇事就派人请我上门帮忙主持不成?
“到时候,只怕全京城的人都知道清和郡夫人不善理事呢!”
最后一句,是笑着打趣舒予的。
舒予没有想到戚氏会突然提起他们搬去太傅府的事情,不免有些惊愕。
戚氏见状,遂拉了她的手,笑叹道:“你以为你们不说,咱们就不知道彦弟的打算呢?上次平叛,彦弟立下了那么大的功劳,可是圣上除了一座太傅府,别的一概没有赏赐。这其中的缘由,能不值得人深思吗?”
舒予见戚氏说破,倒也没有再继续隐瞒下去,点点头,又恳托戚氏道:“此事大嫂知晓就好,可千万别跟父亲和母亲提起。父母健在,却想着搬出府去另立门户,总是不孝……”
戚氏笑叹赞道:“难为你是个懂事知理的,不像彦弟一般只知凭着性子胡来……”
说到这里,语气微微一顿,戚氏又复笑道:“当然了,我说的是以前的彦弟。现在彦弟遇事思虑周详、算无遗策,只怕是父亲和夫君都未必能够及得上他呢!”
“大嫂谬赞了。”舒予笑着谦逊道,眼中却满满都是对韩彦的赞许和信赖。
戚氏看着这样的舒予,神情微微一怔,心口瞬间像是被巨石堵住了一般,又沉又闷。
她刚和韩端成亲的时候,也如舒予一般爱慕且信赖着自己的丈夫,但是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两个人之间琐碎的矛盾越来越多,尤其是两个小妾的出现,让她下意识地在自己和韩端之间筑起一道无形的篱墙,以免沉溺太深,将来伤害越大。
时日渐久,她也渐渐地习惯了,虽不觉得喜,亦不曾觉知悲。可是如今看着无所畏惧地信赖着韩彦的舒予,戚氏就像是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一般,酸甜苦辣一时齐聚心头,整个人不由地怔住。
舒予见戚氏一时无话,而且目光飘忽悠远,心中不明所以,却也不好随意打扰,只是笑陪着,等戚氏自己转过神来。
有管事妇人进来禀事,戚氏这才回过神来,冲舒予歉然笑道:“如今年纪愈大,倒是愈发地容易走神了,弟妹见谅。”
舒予连忙笑道:“大嫂太客气了。您不说,我还未曾发现呢!况且都是一家人,说什么见谅不见谅的。”
戚氏笑着点点头,允诺道:“你放心吧,此事我不会跟父亲和母亲提及的。”
不过,虽然她不说,只怕公公和婆婆也早就料想到了吧。
舒予那么聪明的人,不会想不到这一点的,之所以特地嘱托她一句,一是表孝心,二便是为了韩彦周全。
既是如此,戚氏觉得自己也没有必要直言拆穿。
人呐,有时候糊涂一些,才能过得自在适意。
妯娌之间如此,夫妻之间,亦是如此。
舒予不知戚氏这番心思流转,见戚氏有事,便起身笑着告辞:“既是大嫂有事要处理,那我就不多打扰了。”
戚氏起身相送,笑着点头道:“也好。亲家夫人尚未归去,只怕是等着与你说话呢!快些去吧,莫让人家久等。”
舒予笑着点点头,迈步离去。
刚出院门,就见清风院的一个小丫鬟过来禀报,说是张李氏已经在清风院等着她了。
舒予点点头,加快了脚步,边走边问小丫鬟:“只母亲一个人吗?安弟可在?”
小丫鬟回道:“只有张夫人一人在,舅公子与张老爷在前院与圣上说话呢。”
百日宴结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