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此策者当是大宋第一竖子奸臣,大宋的李林甫是也,陛下请出之,勿贻害大宋百年基业。
也就是建议立即与西夏议和的,乃是一个误国误民的小子,小人。
要命的是辽国使者也来到京城,是问了问,不过听说宋朝与西夏议和了,便没有再提。
虽说是因为议和了,才没有提的,不过也似乎能证明了王巨说的话是对的。
于是大家看着这道奏折,又看着那个刺眼的“竖子奸臣,大宋之李林甫者也”,然后一起将眼光盯着了文彦博。
为什么立即议和,正是害怕辽国相逼。但王巨解释清楚辽国不会相逼,至少不会出兵相逼,那么这个和议也太丧权辱国了。不要说道理,就象当初王巨说辽国不会出兵,真的没有出兵。
以胜败论英雄,一场场大捷,一场场准确的预言,这让王巨在军事上有着绝对的发言权与威信。
那么文彦博是带头者,确实就有点李林甫的味道了。
就不是李林甫吧,但你对军事一窍不通,凭什么呆在这个西府首相位置上,西府是干嘛的,管军事的!
这个耳光才是一记致命的耳光!
文彦博看着这个奏章,虽然他心里面满腔怒火,但额头上却不由地涔出一层细密的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