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大秦将魂歌>第二百六十五章 启封

大梁南面的启封,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道四通八达。

虽一时比不上作为国都的大梁,但已经具备了形成大都市的区位优势。

启封之地,春秋时期属于郑国。郑庄公在此修筑储集物资的粮仓,支援军队出战,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

启封这个地名,很多人是不了解的。到汉朝的时候,因避汉景帝刘启讳,改名开封,依旧从原“启拓封疆”之意。

“启封之地,别看它没有大梁的名气,可蒙将军若想筹集到粮食,来这个地方可是没错了。”

蒙恬亲自为更老汉写了书信过后,更老汉投桃报李,点出了启封的秘密。

“我曾受雇,在大梁的一个粮商家里任更夫,偶然听说过,他家的周转粮仓,就设在启封。”

顺着更老汉颤颤巍巍的手指望去,一座平静的小城,浮现在蒙恬的眼前。

启封其实并不小,比一般的大县还要大上不少。蒙恬只是见过大梁、咸阳这样的古代大都市,才觉得启封有些不着眼。

脑海里,蒙恬没有对启封的任何印象,大致记得,这里好像属于后世的朱仙镇一带。

岳飞与金兵大战,取得朱仙镇大捷,后不得不班师还朝,故蒙恬有些模糊的印象。

蒙恬派出去的征粮队,分别前往曲遇、阳武、陈留等地,带着营内态度较为合作的老人,充当翻译和向导。

考虑到启封之地的重要性,蒙恬才亲自带队前来。

“启封果真储集了粮食,可就解决了秦军的燃眉之急。”

蒙恬一挥手,蒙豹带着千名士卒,缓缓上前,先行进城去查探城内的状况。

秦军包围大梁后,派军扫荡大梁四维,启封的县令,见势不妙,立即举城投降。

这个时候,秦军需要集中兵力围困大梁,并没有足够的兵力分城驻守。

投降的魏地官员,继续担任原职,等到完全平定魏地后,咸阳才会再做安排。

对这些投降的魏地官员,没有亲自接触之前,蒙恬不会贸然信任。

魏国源出晋国,而晋国经历六卿政权,盗贼可是非常多的。

半个时辰过后,蒙豹派人传来消息,城内并无异样。只是秦军突然兵临城下,城内有些紧张而已。

“进城!”

蒙恬一声令下,剩下的两千士卒,迈着整齐的步子,缓缓朝启封城门靠近。

此次前来启封,蒙恬带了三千秦卒。

没有大军随身,仅凭一张嘴皮子,蒙恬可不会认为,启封的大户会老老实实的交出粮食来。

启封的城墙夯筑得很结实,墙面有些泛黑,显得非常古老。

城内原有二千魏军驻守,大梁吃紧的时候,魏王下令从大梁周围的郡县调兵,抽空了启封的兵力。

没有军队在手,启封的县令,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索性直接投降了秦国。

城门前一箭之地,启封县令带着县尉、县丞,整理好衣冠,正恭恭敬敬的站立一旁。

城墙上,蒙豹带去的士卒,分守各处要地,偌大的阵仗,惹得启封县令的心里非常忐忑。

莫不是私下里的抱怨,给秦人知晓了?

“敢问蒙将军带兵前来,所为何事?”

启封县令见到蒙恬之后,大为吃惊。

蒙恬可是一军之将,竟然亲自来到了启封。

“本来我是不打算来的,只是魏王抛弃四万魏国老弱,逼得我实在没有办法。”

蒙恬叹息了一声,回首点头示意。

几个亲兵会意,掀开马车,从马车上搀扶下更老汉,以及其他几个老人。

出门坐两匹马拉的车,更老汉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更老汉拄着拐杖,走上前来,口里唾沫横飞,将魏王赶走他们的往事,细说了一番。

“现在,我等身在秦营,秦人粮食缺乏,我代表四万魏人,前来向启封讨粮······”

更老汉一副乞丐的模样,说得好像要饭一样。

可四万人的粮食,能跟讨一口饭相比吗?

“启封也没有多少粮食。”启封县令一边让路,一边叫苦:“秦军围城之前,大王,不,魏王已经派人来启封征集了一次粮食。眼下,启封的县仓,几乎快见底了。”

启封县令投降后,采取的是一种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

秦人的要求,他是能拖就拖,实在不能拖了,他就应付了事。

魏王赶走这些老弱,甩给秦人,不就是为了消耗秦人的粮食吗?

现在秦军前来征粮,用魏人的粮食养魏人,魏王的计策,也就没有什么用处了。

不过,秦人真够狡猾的,说动营内的魏人出面,启封当面拒绝的话,少不得会落实一个见死不救的名声。

“那启封的县仓还剩多少粮食?”

蒙恬面上没说什么,心里却有些不满。

来启封之前,蒙恬了解过启封的情况。魏军征粮,只来得及运走一部分,秦军就已经兵临大梁城下。

启封县令当面叫苦,明显存着身在秦营心在魏的心思。只是启封没有明目张胆的反秦行为,蒙恬也不好发作。

现在一切以前线为主,可不能无端让后方生乱。

“还有五百石。”启封县令回道。

“五百石?”

蒙恬眼神一凝,五百石,只是一个县令一年的俸禄。

启封县令的意思是,县仓的粮食只够他今年的工资,接下来还得找秦人要粮食。

“既然县令说县仓只有五百石的粮食


状态提示:第二百六十五章 启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