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水墨恒启程前往扬州捉拿邵方的当天晚上。
北京还依然在飘着大雪。
张居正正在书房里温书,却见蓟镇总兵官戚继光冒着一身寒气儿直闯而入。因为这两人关系很好,惺惺相惜相互敬慕,平常交往也不用客套不拘礼仪。
自张居正担任首辅之后,戚继光凡是遇上头疼、自己解决不了的事儿,往往会驱马进京,直闯纱帽胡同里的张大学士府。
张居正府中的侍卫,全都认识戚继光,也知道他与张居正的铁杆关系,所以从不阻拦。
但像这次冒雪前来,又是大晚上的,还是第一次。
听得门外烈马喷鼻乱踢踏雪的声音,张居正知道戚继光一路赶得很急,慌忙吩咐下人将他一应随从带到候见房中休息。
而自己和戚继光则进了客堂。
两人分宾主坐定。
大管家古龙沏好杭州龙井茶,热乎乎的冒着气儿。
戚继光嘴唇冻得发紫,也不知道烫,仰头就是一大口,咕咚进肚。
“元敬兄,这么大雪天,连夜从蓟镇跑到京城,有何要事?”张居正开门见山地问。
“咱不是从蓟镇来的,是从长城古北口直接驱马而来。”戚继光声音洪亮,气鼓鼓地带着几分情绪。
“啊?从长城上下来,有敌情吗?”
“没有。但比敌情更可怕。”戚继光一跺脚,咬牙切齿。
“咋地了?”
“叔大兄,我是来告状的。”
“告状?告谁的状?”
“蓟辽总督杨兆。”
张居正听了一惊,颇感诧异。杨兆刚接替刘应节升任蓟辽总督不久,包括上上任总督谭伦,这几个人关系都很铁。
因为蓟辽是边防重地,而蓟镇在沿边九镇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所以张居正不敢胡乱安排蓟辽总督的人选,就怕与戚继光合不来从而产生矛盾。
朝廷用人方略:九边总督必须由文官担任,而总兵官则属武职。
历来总督与总兵之间能够同心协力和睦共处的并不多。
张居正深知其弊。所以安排地方九边总督时,总是再三告诫他们要对总兵尊重。
戚继光担任蓟镇总兵官之后,遇到的几个上司都是要文有文要武有武,与戚继光相处都还不错。包括杨兆,怎么突然要告他?
张居正急切地问:“杨兆怎么了?何事将你得罪了?”
戚继光愤愤地回道:“不是得罪了我,而是害死了咱手下的士兵。”
“总督害死士兵?”
“李锤子,进来。”戚继光大喝一声。
李锤子是戚继光麾下的一名偏将。隔了几间房的李锤子,听见戚继光一声山吼,立即从候见房中跑了进来,朝张居正单膝跪下,朗声说道:“末将李锤子,参见首辅大人。”
张居正点了点头,示意他起来。
戚继光吩咐下令道:“把东西拿给首辅过目。”
李锤子闻言,慌忙解下背上的包袱,取出一件棉衣来。
戚继光接过,抖开给张居正看。
只见这件棉衣到处都是撕烂的窟窿,棉花有一搭没一搭的,一块儿有一块儿没有,有的成球有的稀稀拉拉。再仔细一看那些棉花,都是成黄黑色,有些还发了霉。
“这是谁的破烂棉衣?”张居正心头一凛,感觉不妙。
“请问首辅大人,这棉衣怎么样?”
“烂货。”张居正直接给了两个字。
“说得好!可是,这便是咱蓟镇所有士兵刚刚换季的棉衣。”戚继光满腔怒火,“是杨兆大人分配给咱们的。”
“今年刚换季的?怎么会这般破旧?”张居正疑惑地伸手,捏了捏棉衣,不安地问道,“穿这样的棉衣,长城上的士兵如何抵御寒风冷雪?”
“这一连几天的暴风雪,通往长城的路都断了,不说京城的官员都可以围炉取暖煮酒冲寒,就是一般的普通百姓,也能坐在炕头上享受天伦之乐。”戚继光义愤填膺地说。
“是,是,是。”张居正连连点头,若有所思。
“但唯有咱的士兵,还在守护长城,城内雪深一尺,长城上就会雪高一丈。如果说城内胡同口的寒风能割下人的耳朵,那么长城上的北风,就能推墙墙倒催山山崩。”
“没错,没错。”
“昨儿,我好不容易打通雪路,有心到古北口看望守卫长城的士兵,一看到他们身穿的棉衣都被北风撕烂了。这些士兵都是从浙江招募来的客兵,本就没有北方士兵抗冻,再加上这么一件烂棉衣,与赤身站在滴水成冰的长城上守卫没啥区别。”
“穿这衣服怎么成?”张居正一头黑线,帮衬道。其实,心里在想着另一番对话。
“叔大兄,你也知道,咱戚继光训练的客兵,军纪严明,都是宁可前进半步死,也绝不后退半步生的硬角儿,再冷的天,他们也不敢玩忽职守。就因为这样,仅昨天一天,古北口上就冻死了十六名士兵。”戚继光说着说着,喉头哽咽起来。
“什么?”张居正大惊失色,豁然站起。
“冻死了十六个啊!那可都是咱手下生龙活虎的年轻人啊!如果不是这等劣质的棉衣,他们怎么可能死得这么惨?”戚继光两泡热泪在他眼圈儿里打转。
张居正认识他十来年,只知道他浑身是胆,自上而下,往外透着一股英武刚猛之气,绝对是个统驭千军万马的英雄人物,何曾见过如此动情的一面?
张居正眼中立马儿闪现出风雪加交的长城上十六具冻得僵直的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