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玄幻奇幻>弗洛伊德启示录>第二十章 幻象的本质

以下我将讨论幻象的本质及其关联。

毫无疑问,幻象的生成是整个意识活动的终极目标。问题只在于,幻象在我们的意识活动中的地位到底会如何?

事情往往还得从头说起。

事实证明,人体的感光细胞不单是一个具备光速反应能力而且还拥有非凡记忆功能的实体。每当我们转移视线的时候,旧的影像似乎就不在了。然而,事实远非如此。

真实的情况是,曾经的影像至少会存在十秒以上。

更为人所不知的是,看不见的影像还会继续保留在幻象网膜上长达数日之久,以至于很可能成为我们挥之不去的印记。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幻象网膜的功能对于我们意识的意义实属重大。

为此,我们不妨把来自外部的影像统称为外象,而把来自于内部的影像统称为内象。

显然,通过外象和内象,幻象网膜于其内部将自己同潜意识层和意识层再次区别开来。即是说,幻象网膜实际可分为感光层、象层、记忆层。

也正是因为象层的存在,前意识才得以存活于其间。

至此,我们终于明白,前意识尽管相对而言更加接近于潜意识层面,但它其实并非潜意识所独创。事实上,自主意识活动、梦以及知觉都会形成前意识。一句话,前意识是真正意义上的意识活动,而所谓的自主意识活动,只不过是它的一个外在表象之一。也正是基于这个理由,才会再衍生出无意识、下意识等行为。

如果一定需要对于前意识层即象层进行形象化的描述,那么,电脑的内存估计可以代为说明了。很显然,前意识层面也有必要附带诸多信息化的接口,以便自己能够随时随地吞吐自如。而这也就更加反证了前意识在整个意识活动中的突出作用。

同样的,如果这个时候再来探讨梦的形成过程,我们自然又会是见解日新。

首先可以得到完美答案的就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想。

白天,我们看到的景象或思考过的东西都会具象,且不论记忆与否,它们存在于象层的事实总会是真实的。等到晚上,它们才是最有资格入梦的那一群印记。

问题在于,其一、为何人的疑惑或恐惧会主导入梦?其二、为何印记牵延数日亦可入梦。关于第一点,最可能的解释还在于先前所留存于前意识的印记被分化成具备强迫性的具象并开始怂恿记忆中的印记冒头成象。此一梦的过程即所谓梦乃思维的延续之论断的来源。究其原因,则为人的对于未知的恐惧,进而急于了解事实真相的缘故。此即是说,梦在相当的时刻,还是一种防御本能的体现。关于第二点,最可能的解释还在于先前所留存于前意识的印记被梦所优先采用了。此即是说,在某种前提下,梦的素材会首先取决于象层的内容而非记忆所指向的深挖甚采。而这或许就可以说明梦的置换功能。换句话说,梦在取材的时候,会考虑到素材的时间性以及空间性。极其自然的是,那些很少被回忆起的不具备任何感**彩的事件、人物以及无空间性的故事情节,都将绝少有机会入梦。经过以上叙述,我们不难知道,在由前意识里面被强化的具象所主导的梦中,潜意识或者精神逻辑意识所能够起到的作用几乎全都被限制到了毫不相干的地步。

毫无疑问,梦就此被分门别类了。这就是说,既然我们不得不拥有了前意识的梦,那么,同样的,我们也理所当然地会拥有意识的梦和潜意识的梦。

关于意识的梦的定义,表面看来似乎难以界定。但我们不妨可以称其为人为的可预料到的梦。为了验证它的存在,某个晚上,我做了一个试验。当晚,我特意在散步时将意念进行压缩,然后再去反复念及某人。结果,那天我的梦便由此而展开,我更是由此体会到了昔日的多姿多彩。这种带有回忆性的梦,多年以来都只是我的回忆而已,没想到它会在我的意识的感召之下,到梦中与我相见。类似这样的梦,它事先的幻象原本就来自于记忆,其本身的意念强度相比前意识所残留的感光性印记要低得多,或许它只能引起感光层的注意而达不到象层的深度。然而,依靠在感光层的优势,比之其它的意念冲动,此等意念似乎更具梦的色彩。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所谓意识的梦,其推动的力量并不是出于思维,而在于意识所生的罪恶感。即是说,现实中的伴随着意识而生的罪恶感极其和记忆中的相同精神价值的事件产生共振,进而使得那些相似的记忆终成一枕黄粱。

此时,我们不难发现,前意识和意识的梦似乎有了一定的共同之处。即它们本身不能成梦,而全都必须沿着进入记忆的方向后退去找出那些最为相似的记忆才能成梦。也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才能知道潜意识在以上两类梦中所能起到的真正作用。亦即它的作用仅仅限于记忆之初的标签化而已。同时,这也说明,和记忆一样,梦也是三意识共生的产物。换句话说,梦即记忆。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何记忆会那么样钟情于梦呢?对于这个问题,恰如前述,其一、唤醒,其二、防御。当然,归根到底是防御。此即是说,人的潜意识在睡眠中代替了清醒状态下的自主意识的全部工作,对于整个人的意识活动实施监管、控制。如此一来,由潜意识发起的有关意识意念的冲动,岂不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吗?

事实上,每一种具象


状态提示:第二十章 幻象的本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