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德意志的荣耀>第三百五十四章 仁政和暴政

“将军阁下这是我们第五军在沃尔霍尔地区对俄国红色游击队进剿的报告。”一名中年将军将一个红皮本子小心翼翼的放在了他前面的一张桌子上。然后他立刻将自己的身体挺得笔直。在他的旁边则一溜排的站着一群高级军官那些军官一个个神情肃穆。

顺着这些军官的眼神可以看到在距离他们并不远的那张桌子的一边坐着一个年轻的军官。虽然这位军官十分的年轻。但是他双肩上的那四颗金色四角菱形星却让人不敢小觑。他就是威廉鲁道夫赫斯。

只见那个将军刚刚说完季明就不耐烦的挥了挥手然后用手指了指那个红皮本子接着缓缓的说道:“现在不要和我说这些我知道里面的数字肯定有很大的水分现在我也不想争论这里面究竟有多少水分。现在我只是想搞明白在我们未来动进攻的时候那些游击队会不会在我们的后面扯我们的后腿?”

“目前的情况还算不错。”一个将军站了出来他迅的开口道:“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们已经大致上控制住了。但是这只是暂时的现象我想只要我们的主力部队一撤退。那么他们就会活跃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轻人突然站了出来他穿着西装在那些将领们的面前显得是那么的与众不同。“威廉鲁道夫赫斯阁下我有话要说!”在得到了季明的允许之后这位年轻人清了清嗓子然后缓缓的开口道:“阁下我认为目前采取单纯的剿灭的方法并不合适。现在地这种对付游击队的方法只会将更多地俄国平民推到我们敌对的那一方去我想用不了多久那些俄国人的游击队会越剿越多的。所以我个人认为我们应该采取怀柔政策。我们应该本着把俄国人民从布尔什维克地虐政下解救出来为目的从而给他们宗教自由、经济自由。而把集体农庄改为真正的合作社就像我们在帝国内实施的那样最后我们地目标应该是建立一个多民族多党派的联合自治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能够把俄国所有的人人民争取过来的。而如果这样搞的十分的成功的话。不仅占领区的俄国人可能与德国人合作而且非占领区地俄国人也会从斯大林的暴政下争取解放。最重要的是我想如果我们做到这一点地话布尔什维克政权将会崩溃。红军将会瓦解正如1917年沙皇军队那样的瓦解一样。”

听了那个人的讲话季明愣了好一会儿然后他抬起头来看了看对方接着说道:“你叫什么名字?你的职务?”

“阁下我叫奥托.勃劳蒂加姆是罗森堡博士派过来的联系专员。”

“罗森堡派来地?”在说完了这一句之后季明并没有在接下去问什么。而是仔细地反复咀嚼着对方刚刚说的话但是此时他地心思已经完全的跑到另外的地方去了。说句老实话这位奥托.勃劳蒂加姆博士他是听说过的。这位仁兄是一位是职业外交家而同时又是罗森堡新建立的东方占领区事务部的政治司副司长。季明之所以记得他是因为。他曾经读过这位仁兄写过的一篇报告。在这篇1942年1o月25日写给上级的一份颇有意见的绝密报告中勃劳蒂加姆大胆指出了纳粹在俄国所犯的错误:“我们刚到俄国的时候就看出当地居民对布尔什维主义有厌恶情绪他们急切地期待着一些能为他们未来生活提出较好前景的新口号。[ 超多好看小说]德国人有责任提出这样的口号。但是这些口号却至今未提出来。当地人民把我们当作解放者欢欣鼓舞地欢迎我们他们是愿意为我们效劳的。事实上口号倒是提过一个但是一下子就给俄国人识破是什么货色了。未开化的人由于东方民族的天生本能立刻现[勃劳蒂加姆继续说]。“从布尔什维主义下解放出来”的口号。只不过是德国人用来按照他们自己的方式奴役东方民族的幌子……工人、农民很快便看出德国并没有把他们当作具有平等权利的伙伴。而只是把他们看作是实现他们政治、经济目标的对象……我们自以为是毫不客气把一切政治经验都置诸脑后……以“二等白人”的待遇对待东方占领区的民族认为上帝赋与他们的任务只是替德国人当奴隶……勃劳蒂加姆说使俄国人反对德国人的还有另外两件事情:虐待俄国战俘和强征俄国男子和妇女做奴隶劳工。几十万俄国战俘在我们的战俘营里饿死、冻死这对我们的朋友和敌人来说都已不是什么秘密……现在我们又看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在战俘像苍蝇一样饿死之后却又不得不从东方占领区招募几百万劳工到德国来……我们到处肆无忌惮地糟蹋斯拉夫人我们所使用的“招募”办法也许只能从最黑暗的贩卖奴隶时代找到渊源。经常抓丁的事情已经生了不论健康与否或年龄大小一批批的劳工被运到德国……这位官员在报告中总结说德国在俄国的政策和措施已经[941]“遭到东方民族的极大反抗”。我们的政策已迫使布尔什维主义者和俄罗斯民族主义者结成了反对我们的联合阵线俄国人今天之所以以无比英勇和自我牺牲精神进行战斗正是为了争取使他们做人的尊严得到承认。勃劳蒂加姆博士在结束他的长达13页的备忘录时以肯定的语气要求彻底改变现行政策。他说“我们必须向俄国人具体说明他们的未来命运”。但是这种呼声在纳粹德国是无人理睬的。

季明当然知道为什么自己的国家会不予理睬。因为那些人希望自己是实实在在的统治者正如希特勒曾经在他的《我的奋斗》中说过:“我们是“主宰民族”我们必须严厉而公


状态提示:第三百五十四章 仁政和暴政--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