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崇祯:重征天下>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岌岌可危

="(" =>

正午时分,老回回、马进忠、贺一龙、贺锦四部联军终于发起对扬州城的总攻。 这次流贼完全不计本钱,在东、西、北三个方向均投入了五万以上的兵力,临江的正南面也冲上去一万多。如果不是受到战场大小限制,无法展开更多人马,老回回简直恨不得把几十万人全拉到城下,直接把扬州守军淹死。

可惜攻城战并非是双方兵力多寡的简单比拼。《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也就是说,拥有对方十倍以上的兵力,才可以围困城池。但这也仅仅是“围”,而不是“破城”,要想攻破城池,攻方往往需要付出几十倍的伤亡。

对流贼而言,就更是如此。他们没有大炮,也没有鸟铳,甚至连云梯、攻城槌这样的大型攻城器械也没有,完全就是靠人海战术,前面用步军扛着简陋的梯子强行攻城,后面的大批弓箭手向城头放箭,再后面则是骑兵,等攻破城门后好一拥而入。

本来按照老回回的计划,已经在城墙外三十步堆起了土山,弓箭手可登上土山与守军对射。虽然由于关宁铁骑的存在,流贼弓箭手伤亡极重,但他们毕竟兵力远胜关宁铁骑,只要不计伤亡地与守军持续对射,还是可以压制守军的。老回回估摸着只需要两三天时间,等守军伤亡过半时,再发起总攻,那时攻城就容易多了。

可是官军援军的突然到来,打乱了他的计划,老回回盛怒之下仓促发动总攻,这道土山不但没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成了阻挡流贼前进的一个****烦:流贼步军不得不扛着梯子先登上土山,再从土山上冲下去。

别看就多了这么一道环节,对战场的影响却是致命的。此时的扬州城早就严阵以待,除了关宁铁骑外,所有卫所军和团勇也全部上城。史可法和伍强守东面,潘滢紫守西面,承受压力最大的北面,则由曹文诏亲自镇守。曹变蛟独领一百关宁铁骑做为预备队四面救应,曹文诏也只能拨出这么多预备队了。

单说北面,眼见敌军如同潮水般向城墙扑来,曹文诏冷静地命令将士们引而不发,静候流贼的先头部队接近和翻越土山。直到大批扛着梯子的流贼登上山顶,他才大吼一声道:“放箭!”

顷刻间城头乱箭齐发,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土山山顶的敌军。这些扛着梯子的流贼可倒了霉,他们都是一只肩膀扛着梯子,另一只手举着兵器,行动本来就不便,又多是新近被裹挟成为流贼的,根本没什么战斗力,顷刻间就被射倒一大片,登时把土山山顶染成了一片殷红色。而且往往是射倒一个,还把一起扛着梯子的同伙也带倒,场面混乱至极。

但流贼这回的进攻是孤注一掷,当然不会就此收手,后面的士卒还在源源不断地涌上土山山头。前进的路被前面的流贼挡住了,后面的人就往前硬推硬挤,好多流贼都被挤倒,翻着筋斗摔下土山。这土山虽然是人工堆起来的,毕竟有好几丈高,摔下去就算没摔断腿,一时间也动弹不得。可他们还算是幸运的,还有些被原地挤倒的,立刻就被后面涌上来的无数只脚胡乱踩踏,顷刻间死于非命。

此时的曹文诏是多么希望自己也能有几十门佛郎机炮,那就可以把炮口对准土山一通猛轰。敌人如此密集,一次齐射就能轰死成百上千人。可是城头仅有一门佛郎机炮,这门炮还是从邓绍煜乘坐的南京水师的战船上临时拆下来的,炮弹一共才二十发。

有总比没有强,曹文诏便命炮手开炮。没想到这门炮可能是年头太长,渡江时开了几炮,炮身就略有受损,水师的炮手也没察觉出来。这会儿刚放第一炮,只听一声巨响,竟然炸膛了,把周围的士卒炸伤好几个,气得曹文诏连连跺脚。

孙地科不方孙球陌阳仇吉地

既然火炮指望不上,守军也只好咬紧牙关拼命放箭,阻挡流贼的进攻。曹文诏命令全体士卒不要管已经越过土山的敌军,仍死死地对准山头放箭,果然暂时把大部分流贼挡在土山之外。

而翻过土山的流贼,虽然人数也不算太少,但梯子都掉落在土山上了。没梯子当然无法攻城,可返回土山去搬梯子,又会重新进入恐怖的箭雨区,谁也没这个胆子。情急之下,这帮人竟然全都靠上城墙,抡着刀剑向城墙徒劳无功地猛剁。曹文诏这边的守军一来觉得好笑,二来也顾不上搭理这些没有威胁的敌兵,是以这些人竟然暂时进了“避风港”。

艘地不远鬼结学战月技毫吉

可是西面的流贼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这面城墙是漕帮帮主潘滢紫镇守,与其他两面不同的是,除了关宁铁骑、卫所军和团勇等作战人员外,城头还聚集了大量漕帮帮众,甚至还有不****女。现在大家都知道扬州城已经到了最危急的关头,而帮主独当一面,一旦有个闪失,所有人也就跟着全完了,因此都上城来保护潘滢紫。

这些人是自发前来的,手中也没有武器,但他们有他们的土办法。很多人把自己的房子都扒了,取来砖头木块往城下砸;妇女们把本来用于劳军的大铁锅烧开了水,一瓢一瓢往城下泼。别看方法土,效果却是颇佳,所以流贼在西面的伤亡最为惨重。

但是流贼毕竟兵力太多,时间一长,终于在土山山头站稳脚跟,开始和守军对射。因为嫌土山碍事,流贼还在好几处又把土山重新扒开,顿时如同大坝决口,成千上万人顷刻间涌了进来,疯狂地沿着梯子向上城头攀爬。


状态提示: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岌岌可危--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