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9年4月13日,周五,大明帝国历崇祯二年三月二十日。
中华美利坚共和国明珠岛海外领地方政府在今天正式成立了,最终筛选留下来的正式居民不过2000出头,起步规模貌似比之前国家建立的那几个海外领的底子强了很多。而早在一个月前,2000多号因疟疾滞留的大明流民已经被葡萄牙船队和四艘短衬衫级飞剪商船带走了。
一套小型的明珠岛地方政府班子今天正式上岗,代理市长是前蝴蝶岛双子港市税务官亨利,当初五月花号上的一名裁缝。在严晓松的东方经营布局方案还没有得到国会最终通过前,亨利得到的内阁指示很简单:这个远离本土的明珠岛海外领在未来一年仅仅作为一个东方移民和物资中转站,以及为明珠岛海军基地提供基本的后勤支持。除此之外,并不指望这个生拉硬扯出来的海外领能够短时间内发挥出多少经济价值,能维护本身的基本运作就万事大吉。
仅仅平整出来就作为市中心广场的大片空地前,一座混木结构的市政厅建筑还在缓慢建设中,但象征国家主权的政府升旗仪式已经开始了。近千名陆军士兵站成了一个大大的方阵,在国歌的伴奏下对着冉冉升起的国旗行注目礼。
广场四周,是上千双茫然的目光,虽然早就“认命”在这些华美番夷的统治之下,但经历了诸多磨难的大明难民们依然对被告知的未来感到彷徨不安。
几天前就开始正式执行的海外领国民生活补贴政策,让这些从疫情中脱离苦海的前大明难民们再次见识到了这个华美番国的奇特统治政策。大量的布匹、粮食和农具的下发过程,让人有一种“改朝换代展新颜”的莫名其妙的热血沸腾,但等到《移民定居安置贷款合同》送到每个人面前的时候,就又是一次“刚离狼窟又入虎穴”的体验。
但不管怎么说,这些被政府告知参观升旗仪式的前大明难民们,终归意识到了一个无法更改的事实:从今天开始,自己就不是大明之人了,由不得辩驳,也无从辩驳。
“南海义勇军”的大首领刘香,“吕宋华商联合会会长”李国助派出的心腹代表,以及跟随远征舰队来到亚洲的葡萄牙代表、英格兰代表、荷兰代表,都同时参加了明珠群岛的主权宣示与政府挂牌仪式。
和欧洲人一脸若有所思甚或是忧心忡忡的表情相比,刘香和李国助的心腹代表就兴高采烈得多了。在他们看来,在这么一个广袤而瘴疫横行的南洋上进行跑马圈地,一个巴掌大的地方实在没啥大不了的,何况今后这里还是自己最大的依仗之地。
但在那几个欧洲官员的眼中,这无疑是荷兰东印度公司被一番教训后,远东利益格局重新洗牌的序幕。不过,和荷兰政府代表以及东印度公司代表那如同被洗劫过的苍白表情相比,英格兰和葡萄牙的代表多少还有点笑容,因为他们已经预见到这次选择和华美国站边,未来在远东的利益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预定的“远东会议”,几个月后将在西班牙的菲律宾殖民地首府马尼拉召开,届时一个早就被荷兰东印度公司飞扬跋扈了几十年的餐桌将重新排位置。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未必是华美国在安好心,但至少争吵总比战争要好吧?
……
度过危机后的华美国远征舰队,正在做着最后的出航准备工作。连续好几天,都有从暹罗开来的葡萄牙商船、大明海商或是英格兰东印度公司的商船,送来大量的暹罗稻米。
如今准备装上舰队运输船的暹罗稻米,已经超过了1000吨,最终这个数字将超过2000吨,它们将成为不久之后运抵台湾的救命粮。
历史上的暹罗稻米贸易,是东南亚贸易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仅是出口到大明沿海的暹罗稻米,在17世纪前期就达到了每年十万石以上的规模。甚至在相当长的时期里,稻米还成为东南亚香料贸易的结算货币,就连荷兰东印度公司都经常把稻米和布匹一起作为职员工资下发。
这是一场可以让任何大西洋商人都嫉妒的贸易,即便明知道对方也在大赚特赚,但一石不到七钱银子(折合每吨10美元)的暹罗稻米进价,还是让跟随严晓松返回明珠岛的赵明川大跌眼镜。就算华美国内已经初步解决了粮食问题,摆脱了欧洲粮商的高价勒索,但在粮价大幅度降低的国内市场上,一吨小麦的价钱也要100美元。再联想到此时的依然让人崩溃的欧洲小麦物价,赵明川是百思不得其解。
当然,倘若用后世的经济知识很容易解释这种现象,但现在没人有“狄祖恭导师”那样子的闲心去给赵明川解惑。另一方面,李国助推荐的几家大明海商终于完成了备货,几大船的大明商品运抵明珠岛,让一帮子前来东方打酱油,结果差点被一场流行病坑死的国内暴发户贸易代表终于兴奋起来。
虽然从明珠岛往北美本土的商业货运还无法展开,购买的货物还只能堆放在临时库房里,然后利用返航的运输船队捎带上路,但杨小华等人还是加大了后续订货量,让这些被李国助拉来的大明海商喜笑颜开。
现在,基本上大明沿海一带都充斥着“华美番国南洋剿匪”、“抓捕劫掠华人、贩卖华人的海盗”的消息,大张旗鼓的造势让北上时机已经成熟。
按照最新调整的方案,为第二批运输船队护航的蒲公英号护卫舰将临时加入远征舰队序列,负责明珠岛周边巡逻,总指挥部将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