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姚泓写完最后一个字,盖上印,抬起头来微笑着示意使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姚绍过来看。
纸上是四个隶书大字:国之干城。
下面是一行钟繇小字: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孙子之义,大将军实有之。
话说得很刚健,字却透着骨子里的柔媚。
姚绍暗暗叹了口气。这个侄儿,满脑子才学,一肚子柔肠,是个难得的好人,却不是个铁腕的皇上。
而这个世道要的就是铁腕。
假如不是他一味怀柔宽纵,也不至于刘裕大军兵临城下之际,姚恢、姚懿还敢相继作乱。
姚泓赠字给姚绍,就是夸他用兵神速。
自去年十二月至今年正月,姚绍先是长驱蒲坂,一战平定姚恢,将他手下大部叛军收编到忠于朝廷的军队序列里,紧接着掉头闪击姚懿,在他还在做着皇帝的春秋大梦之际砍下他的脑袋,将一场直逼长安的兵变瞬间打成齑粉。
但是已经没有喘息机会了。
晋军前锋来势凶猛,王镇恶、檀道济、沈林子已经攻占了潼关。
姚绍就是来为潼关失陷而请罪的。
他在抚平内乱后,立刻帅5万精兵抵达潼关。当发现晋军王镇恶所部人数并不多时,他决心放弃被动株守,主动出师。
如果吃掉这股晋军,那么刘裕主力抵达后,前锋无人接应,客场很难立足,形势就会恶劣很多。
但他低估了晋军的凶悍程度。
两军一接战,风头就不对。
姚绍统领的禁卫军羽林骑,清一色羌人贵族和功臣子弟,是秦国精锐中的精锐。虽然承平日久,战斗力不能和先主姚兴时相比,但摆到任何一个战场上,都是很难对付的狠角色。按照以往对付汉人军队的经验,他们的步兵军阵很难经得住羽林骑的蹙踏冲撞,一两次冲锋之后就会解体。
可是这股晋军没有解体。
羽林骑起步冲锋的同时,他们居然也迎头冲上来。
他们不是自杀式攻击。
密集的箭雨掠过他们头顶,斜斜地落在冲锋骑兵的头上。马匹失去冲击力的时候,这些嗷嗷叫的南人步兵已经冲进了原地打转的骑兵堆里。
秦军弓箭手眼看着敌人用长槊把骑兵挑下马,用加长的环首刀把马腿砍断,却无法向着敌我混杂的人群放箭。而且他们很快发现,自己需要赶快逃离,因为晋军的骑兵已经从两翼包抄上来,人数虽然不多,但对付无计可施的弓箭手,已经绰绰有余。
等姚绍下令撤退时,晋军已经步骑一体,蜂拥着杀过来。
潼关的守城官兵看到晋兵紧随在秦军之后,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赶快关闭城门。
但败兵堵塞了通道,城门根本关不上。
晋军咬着败兵尾巴冲进关城,守军除了赶快逃离死地,没有别的可做。
潼关丢了,秦国东大门洞开。
按照秦国的老规矩,重镇丢失,姚泓应该下令撤掉姚绍的职务,甚至把他投进监狱。但他不打算这样做。整个秦国的箩筐里仔细翻检一番,哪还能找出叔父这样忠心耿耿而又善于指挥的老将?所以他非但不能在他头上砸下哪怕米粒大的石头,还要用御赐手迹的方式来抚慰他。
姚绍也知道朝中无将可选,但皇帝的这份体谅宽容,还是让他落下泪来。
&下免臣死罪,臣已经感激不尽,哪还有老脸受这份恩宠。”
暮春长安,暖意从绮窗透进来,伴随着暗暗的丁香。
姚泓心头一阵伤感。
他原本是一个谁都相信的人,现在渐渐地谁都不敢相信,唯有对姚绍敢说心里话。
哥哥姚兴在位时很提防姚绍,因为他和姚兴的政敌姚弼关系密切,在姚兴动手清洗姚弼时还给后者通风报信。
但姚泓不想宗室骨肉形同敌国,上台后刻意安抚笼络,姚绍对他的回报就是死心塌地东征西讨。
现在姚绍刚刚40出头,但内忧外患,征战不休,须发都已经花白了。原本又高又直的身板,开始微微佝偻。
真不忍心再给他压担子。
可是国家危亡,千钧之重还有谁堪分担呢?
&父,潼关一丢,是不是我们就只能眼看着南军步步深入了?”
姚绍对此早有成算,他不必安慰姚泓,如实说出自己的判断就够了:
&丢了潼关,是轻敌所致。晋军前锋,的确人数不多,虽然乘虚抢了潼关,却依然是孤军深入,最大的弱点是后勤补给跟不上,粮秣缺乏。他们希望速战速决,拖下去只会被耗光饿死。越是这样,我们就越不和他们打。臣打算固守安定,像老鼠洞里堵老鼠一样,把他们死死堵在潼关。而后,我会派精干兵力去切断他们的粮道,这样他们求战不能,求粮不得,又恰好碰上青黄不接的时节,地里也没有庄稼可抢。等他们消耗得差不多了,我再全面反攻。到时候如果陛下能增加兵力给我,胜算就更大。我已经摸清了他们的作战路数,这一次不会再给他们机会了!”
姚泓没有血色的脸上泛出一片红晕:
&父高明,这正是当年李左车提出困住韩信的计策,古人不用,我们用!”
姚绍微微点头。虽然皇上纯属纸上谈兵,但能够认同自己的方略,就已经很不错了。深沟高垒拖住敌人需要耗费很长时间,如果皇帝不支持,急着要战果,身边再有几个半瓶醋的阿猫阿狗扇风点火,一道圣旨下来要你火速出战,你就只好硬着头皮钻鬼门关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