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网络游戏>王牌游戏制作师>第三百八十三章 松鼠囤积症

“喜加一”这种病症也是“松鼠囤积症”,症状类似于生活在北美的松鼠,就像要过冬的松鼠喜欢在窝里囤积大量的坚果一样,坚信某天会用上它,但是到了最后才发现自己储备已久的东西几乎就没使用过。

反映在人身上,就是喜欢疯狂囤货的人。他们的购买欲超过常人,所购物品的数量早已超出正常使用的量,甚至到可以直接开店的地步。而升级到最终版的就是疯狂储蓄,基本只进不出,跑不过通货膨胀,还降低了自己的生活质量。

松鼠病患者最常见的逻辑是:“总有一天我会用到这些东西”、“这些东西一定有它的价值”。

没错,喜加一的心态亦是如此:“总有一天我会玩这款游戏!”、“这游戏打折,趁机买下来就是赚了!”

基本上,这种囤货对他们来说是有备无患多多益善的。初级症状大概就是:感觉东西越来越多,扔掉舍不得,卖掉又不值几个钱,但看到便宜了依然会不自觉地又去买买买。

据调查研究表明,大部分有松鼠囤积症的人智商都异于常人,具有聪明的特质,并且很有人缘。

整个美国就有600万-1500万人患有囤积症,大约占美国人口的5,其中大部分人智商都偏高,在囤积该事物的时候往往都最享受这一囤积物品的过程,而不会轻易去使用它。

不管怎样,“喜加一”这种消费方式已经引起了社会抨击,玩家和电子游戏再次受到了不公正待遇。

为了缓解社会对“喜加一”现象的抨击,沈子旭特地在微博里为大家科普了这种行为:

“喜加一是很正常的心理症状,在社会上一直都有,并非溯光和电子游戏造成的,我举几个例子。”

“各位仔细思考下,各位女士们家里是不是堆积着不同色系的口红,像蜈蚣精一样搜集了各种各样高度的鞋子,但是还在不断地买买买?”

“烘培也是一个大坑,往往买了烤箱又要买烹饪工具,紧接着就是烘培材料,兴趣往往是暂时的,这些东西又不能扔,最终又被囤积在角落里落灰。”

“过去人因为传闻副食品涨价,立马请假回家囤了一洗澡盆醋、两缸酱油、两抽屉味精、一大衣柜五香面…有什么办法?不多囤点赶明儿就又涨价了,但这个量囤的是不是太多了点呢?”

“至今,还有很多东北的中老年人保有冬储大白菜的习惯,这些习惯以及买游戏“喜加一”跟双十一疯狂剁手的有啥区别?”

沈子旭的这番话,也让大家理解了许多,喜加一并非是游戏公司的过错,更不是游戏的错,溯光只是把游戏打了个折,而玩家们是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剁手行为,才造成了“喜加一”的现象。

不管怎么样,这件事都是一个正常的社会现象,而且与电子游戏没有任何关系,大家只是有色眼镜带多了,所以下意识就把“喜加一”和电子海洛因这种事情联系到了一起。

有网友在沈子旭的微博下面评论并开始反思自己的不理智消费行为:

“确实,【喜加一】病毒和游戏误国,精神鸦片等没什么关系,数了一下,我去年双翼囤的货,到现在还剩下…五箱纸、两箱卫生棉、两瓶洗头膏、一瓶护发素、三个洗面奶、四瓶卸妆液、买一送一结果发现不好吃还剩十几天才过期的代餐粉。唯一用完的只有孩子的尿不湿,买了8箱,含泪用了整整6个月。”

“沈老师说的对啊,【喜加一】和日用品松鼠一样啊,都是囤积了商品,只是在日用品松鼠眼里,大促期间“剁手”不是在花钱,而是在赚钱。而我们这些【喜加一】就是在浪费钱?”

沈子旭关于【喜加一】的解释很快被大量转载,讨论。

有网友表示中了【喜加一】病毒的人群应该属于“电子资源松鼠”...

也许你在电脑或云盘里收藏了各种软件各种图书、漫画、剧集资源,这些东西搜集起来不费钱,但其实并没有多少时间看。

尤其是某种不可说的资源,很多人永远都不会删除,一个t的硬盘都不够用,大家想的都是万一哪天用上了呢(滑稽脸)。

有一名网友就是典型的“电子资源松鼠”,他这样描述自己的松鼠行为:

“每每得到一个关键词或者对一个资源感兴趣,我就会全神灌注地把能找到的周边全部下载下来,经常几个g几十个g的从网上拖东西。

我保存了几百部经典好莱坞剧本,硬盘里有几年前热播的美剧,微博、微信的收藏夹里存满了“有用”的转发。每次按下“收藏”键的时候,我都想: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资源,我一定能抽出时间从中学到点什么,有些可能会在危难中拯救我的性命。”

然而最后这些资源很大程度上只是静静的躺在那里,从没点开过。但是我还是相信:总有一天会看的,虽然不知道那一天什么时候到来。”

“没错,【喜加一】其实是很正常的社会现象,为什么要喷我们玩家?我还见过更不可理喻的人...月薪上万,过得跟月薪2k似的。”

“这类人简直是节流的楷模,每一分钱都得用在刀刃上,基本上只进不出。他们并不是没有计划而且并不盲目,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储蓄。”

“储蓄的数字让他们感觉特别有安全感,但是这样有个问题,那就是基本不开源。这笔钱基本不会给他们带来收益,还跑不过通货膨胀。变成为了储蓄而储蓄,降低了自己的生活质量


状态提示:第三百八十三章 松鼠囤积症--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