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贴,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保藏。版印,是指雕版印刷的意思,即在成块的木板上按镜像雕刻好文字、图案,再用这样的板子进行印刷。一般认为这种方法起源于隋代。冯瀛王,为冯道,五代时瀛州景城,今河北沧州西人,后唐、后晋时历任宰相,后汉时任太师,后周时又任太师、中书令,死后追封为瀛王。已后,是指以后的意思。已,通以。典籍,威经典和古籍的意思。版本,是指用雕版法印制而成的书籍,相对于抄本而言。五经等儒家经典过去只有手抄本,自冯道组织人用雕版法印制后,才有了区别于抄本的版本。布衣,为平民的意思。活版,即活字板。唐代雕版印刷已经很发达,但都是用整块的木板整页雕刻。活版则不同,是用一个个字模临时拼组而成。活版的出现,标志着印刷术又经历了一次革命,是中国古代重大发明之一。钱唇,是指铜钱的边的意思。毕昇的泥活字,是用胶泥制成块后刻出的反体凸字,薄如钱唇是说所刻反体凸字的厚度与铜钱边缘的厚度差不多。和,为混合的意思。铁范,是指铁框子的意思。范,是指模子的意思。就,为靠近的意思。药,即上文松脂、腊和纸灰之类,有黏性,遇热熔化,冷却后会凝固。如砥,意思是说像磨刀石一样平。自,是指另自,别自的意思。更互,是指交替,轮流的意思。贴,为贴上标签的意思,用标签标示。贮,是指储存的意思。素,为往常,平常的意思。木理,是指木材的纹理的意思。燔(fan),为烧的意思。全篇文章翻译过来的意思,大概是说,毕昇用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采用。至五代时的冯瀛王才开始用雕版印制五经,从那以后的各种典籍和图书都是雕版印刷本了。庆历年间,有位叫毕昇的平民又创造了活字印版。他的方法是用胶泥刻字,字的厚薄像铜钱的边缘一般,每个字制成一个字模,用火烧烤使它变得坚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