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荆楚风雷>第十七章 烟雨瓦埠

楚幽王四年,季春。

寿州城外,正是柳姿婀娜,柳絮飞扬的季节,漫天飞絮,恰似冬日飞雪,纷纷扬扬,煞是好看。

出了南门往东,夯土层层碾压筑成的官道上,长长的车队,清一色的双牛驾辕,车轴发出的吱吱扭扭的声响,显示着车上货物的沉重。

李鹤骑在马上,看着前后近百辆,蜿蜒几里路长的车队,心里生出一丝豪情的同时,又暗暗感叹着古人商道漫漫,行商之路何其艰难。

这次,当得知大兄要去齐国的琅琊郡送货时,李鹤坚决要求跟随,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在李鹤看来,行万里路的重要性,有时要远超读万卷书。

对于李鹤的要求,李为倒是乐见其成,但母亲大人却是坚决反对,说什么千难万难,出门最难,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等等,实在是不放心小儿子一去便是几个月。

架不住李鹤苦苦哀求,老太太终于松了嘴,但抓住芳姑又是一通交代,千叮咛万嘱咐,吩咐芳姑照顾好公子的起居,若路上公子顽劣,芳姑可以行使家法。

弄得也是第一次出远门的芳姑好生紧张。

李为摇头苦笑,告诉母亲用不着如此紧张,好歹还有他这个大兄在呢。

其实,李鹤心里能够理解老太太的牵挂,老太太本就生在商贾之家,跟着父亲又经历了大小生意无数,她很清楚商路上的那些事情,更通晓行商的危险。

漫漫商途,一去便是好几个月,甚至经年。在这个兵荒马乱、匪盗猖獗的时代,在这个一场小小的感冒便能要人命的年代,一路上的变数,太多,太多。

君不见,多少商人不远万里,奔波求利,到头来,只见活人去,不见死人归。他们,或死于病患,或死于匪盗,或死于图财害命。

可怜异乡路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所以,出门在外,小心一点总是不差的,小心驶得万年船嘛。

李为这趟去齐国,押送的货物全部都是海船的构件。

倒不是齐国不能生产这些船件,而是海船不比内陆水运船只,高盐度的海水侵蚀,使得海船普遍对耐腐蚀的油漆要求比较高,而齐国生产不了这种油漆,放眼天下,只有楚国能生产这种抗腐蚀的高档油漆,而圭园,更是楚地制漆行业的翘楚。

所以,齐国的船厂,通常是花大价钱来楚国定制,先将各类构件在楚国生产好,再运到齐国海边的船厂进行组装。

这一趟,李为他们要先将货物经陆路运到瓦埠湖装船,经瓦埠湖入淮水,走淮水入海,再经海运至琅琊。

李鹤这时才知道,原来在历史上,淮河是可以直接入海的。但黄河千年水患,多次形成黄河夺淮的局面,最终,经黄河多年的决口和分洪,从而一次次地将淮河入海通道淤废,淮河下游不得不改入洪泽湖,被迫从洪泽湖以下的三河改流入江。

李鹤骑着马,一阵疾驰,从车队尾赶到车队前端,李为的马车夹在几辆牛车的中间,慢慢悠悠地走着。

按李为的安排,李鹤本来是和他一道乘马车的,但李鹤情愿骑马,在李鹤看来,长途骑马,对自己的身体和毅力同样是一种打磨。

见李为掀开了马车后帘,露出了笑脸,李鹤高声问道:“大兄,按这个速度,我们几天能到瓦埠镇?”

“五天,老牛拉车,速度快不起来,怎么了,急啦?”

李鹤嘿嘿一笑:“嗯,是有点急,这速度可真慢。”

李为哈哈大笑,说道:“这才哪到哪啊,小子哎,稍安勿躁,耐不住寂寞,行不得商贾啊,咱们这一趟,去时春风十里,归来时,恐怕就是秋风落叶喽。”

旁边一辆牛车上,坐着的圭园大领李轲,也笑着接过话头。“二公子第一次走商路,难免还不习惯,多走几次,就什么都明白了。好在咱们这趟,大半是水路,要是全部走陆路,耗时更久,记得有一次,咱们跟着园主去邯郸,也是这种牛车,一来一回整整用了一年哦。”

看着李鹤惊诧的表情,赶车的车夫们都笑了起来。

五日之后,正午时分。

当八百里烟波浩渺的瓦埠湖出现在李鹤的面前时,同时映入眼帘的,还有码头上停靠着的如云的帆船,以及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的各式人等。

瓦埠镇,因水运而建,凭水运而兴。无论水旱两路,这里都是寿郢城南下的必经要道,因而在规模上,较之一般县城也不遑多让。

镇内布局,以六纵六横的主要街道为骨干,辅之于各类小巷,曲径通幽。主要街道,俱是条石铺路,街道两旁,大都是各式平房,有青砖小瓦的,也有木质结构的,更有那草房席棚间杂其中,不远处,零零散散地还可以看到几栋小楼。

庞大的车队并没有开进镇子,而是一拐弯,进了码头边一个面积巨大的传舍,早有那传舍小二,笑容满面地过来接着,安排车队众人停车,洗漱用饭喂牲口。

都是住惯了的老店,熟门熟路,熟人熟客,一切流程早已是熟透了的,不在话下。

一个身穿窄袖短袍,黑色软巾系头,浑身上下收拾的利利索索的中年汉子,早已垂手肃立在马车旁边,一俟李为下车,便满脸堆笑地迎上前去,拱手说道:“许久未见了,园主可好?”

李为也笑着拱了拱手,回道:“托福托福!一切安好!方进也好吧?你们舵主可在府上?”

方进回答:“托园主的福,我们也都很好。听说园主要来


状态提示:第十七章 烟雨瓦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