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民国之钢铁狂潮>第1002章 热带惊雷(二二)一个不留!
便哪个国家都难以承受的。

麦克阿瑟和亚历山大那么老奸巨猾的统帅,也差点给寺内寿一老鬼子带进沟里,他们不由自主的深思,貌似有点靠谱?

中国毕竟是个新兴的经济体,四五亿的人口是一个令人胆寒的巨大负担,任凭朱斌怎么折腾。如今吃不饱饭的比比皆是,国家基础建设更是简单的过分。也就是为了调兵方便,他们才连续修造了大量的铁路和公路,沟通了主要的城市和边疆,但要说天灾人祸折腾下,整个国家想要达到列强的水准,再给他们十年二十年都不一定完的成。

所以说现在的中国,其实就是穷兵黩武,把全部的经济工业生产力都集中向军事建设,一旦达到极限乃至崩溃了,跌回深渊的可能性更高。论底蕴实力,比起实现工业化少说也有一百多年的洋鬼子,差得远啊!

那么,一个长达半年的雨季,几百公里的纵深,数十万一线部队和上百万二线、后勤力量,是否就能把中国彻底的拖垮呢?

寺内寿一胸有成竹的道:“我们的行动不就是要拖住他们,让支那无法停下战争的脚步,安稳的发展经济积蓄国力吗?你们应该注意到,从头到尾,他们的实力,其实只够支持一个方面的战场而已。如果不是各种巧合因素影响,没有出现帝国的大地震和米国的自然灾害,现在的支那已经被我们肢解了!”

还真是。想想开,最初,中国只需要跟日本打,后来美国支持,美国南部一个州被天灾洗礼,损失严重。后来报复美国,“超级英雄”开始闹事,太平洋海军准备不足导致惨败;再后来围攻之势刚成,日本就大地震,直接阻断了进攻前沿基地;于是中国接着跟苏俄一场短促而激烈的大战。

现在,又轮到了南疆。

可以说,在短短几年内,中国疯狂的跟世界上除了德国之外最强的力量统统打了一架,而且都得打赢了,想想,他们都是速胜,且借助各种天灾人祸的有利时机下黑手,赢得都比较侥幸似乎没错啊!

麦克阿瑟和亚历山大都不约而同的叹息,或许上帝都看不下去列强对中国持续百年的糟蹋,这才降下恩赐于他们,才有了今日的局面吧?

不过这事儿不能一直顺着日本鬼子的话头来说啊!本来是要算账,然后逼着日本人重新回到前线作战的么,怎么反而好像要被他说服的样子?

亚历山大咳嗽一声,狠狠吸一口烟斗,道:“你怎么就能肯定中国人一定会坚持在原地,而不是撤回去呢?类似的想法,他们的指挥官不会没有预料。”

寺内寿一露出一丝得逞的微笑:“诸位不要忘记,北面的苏俄,可是不肯吃亏的!史大林那样的人,是一定要报复的。一旦他们确定欧洲战场的德国被牵制无法东进,必然要全面发动打击。尤其是,在我们牵制住了支那大部分军力的情况下!”

这话……怎么说都是他有理啊!

亚历山大不肯上当,严肃的道:“无论如何,日本也必须完成自己许诺的责任。对中国部队的正面作战和侧面牵制,你们都要继续执行下去,总体战略是不可改变的。否则,因此而导致的一系列被动,哼,你应该清楚那后果!”

寺内寿一淡淡的点头,心中咒骂:“该死的英米鬼畜!一点义理都不讲的吗?我们的国民只是些普通人,按照你们的所谓普世价值,那是要放下一切恩怨来救援的难民!这样的把交换条件随时挂在嘴边,真是令人困扰和无奈啊!”

所谓不要脸的人,各有各的无耻。一群离心离德大小鬼子凑在一对儿,勾心斗角必然多过齐心协力的劲头。

最后还是妥协了,暂时不追究日军的随意撤退,已经丢了的阵地也别指望马上抢回来,为今之计,还得靠他们拖住中国方面,一直坚持到雨季到来。

可惜,英国人和美国人都忘了一件事,一个要命的、非常关键的问题,那就是日本人的战略谋划,从来都是一厢情愿,按照他们的逻辑思维去判断敌人的行为方式,并且对于执行下去导致的后果怎么收拾,他们从来没想清楚过。

朱斌掌握的中国战争力量,又岂是日本人可以随便猜度的?全世界,恐怕都没几个人真正能想到,这个外星人从头到尾希望看到的,都只是一场酣畅淋漓的战争游戏而已!精彩,刺激,宏大,热闹,才是他最需要的,死多少人,会导致怎样可怕的后果?谁他妈在乎啊!

日军的大踏步撤退,战线的全面推进,让第三战区立刻面临后勤压力的陡增,毕竟投入战场的兵力数量大涨,随之而来的弹药补给消耗也会暴增数倍。白崇禧王恸山等人对此表示出十足的慎重,认为应当放缓了脚步,以免出现崩断后勤链条的麻烦。

朱斌却对此表示坚决的反对:“放任敌人从容后撤肯定不行!我们的目标,不是单纯的击败,而是要从列强身上狠狠的割下一块肉,让他们钻心的疼,疼上一百年都不敢忘记!他们派入战场的士兵,我一个都不大算放过!这一百万人,全都给我留下吧!”

如此霸道狠辣,令白崇禧暗暗咋舌,心中却不得不佩服朱斌的霸气,却提醒道:“想要实现恐怕很难!热带山地太过复杂,光靠目前的兵力无法覆盖战场。”

“所以,我调集了战略部队压阵,另外,海军已经腾出手来,他们会保证不给鬼子们留下一点可趁之机的!这一次,我们要搞一个直径两千公里、面积二百万平方公里


状态提示:第1002章 热带惊雷(二二)一个不留!--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