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兰若蝉声>第322章 复穴连环托绝壁 妙手拾遗现圣碑(下)
了岔子,千年老参就算争到,又有何用?

萧锋和庆云不在,瓠采亭与殷色可便成了棚屋中的顶级战力。

她们正在生活造饭,忽然听见一阵喊杀声响,门外不知怎地围拢来数十人。

郦道元见来者不善,立即行使副使职责,指挥大家据险反击。

瓠采亭殷色可各执一剑守正门,郦道元用弓箭从木棚的缝隙里进行远程打击,

至于金吒与杜晦,他们各具神通,自有使命。

郦家累世武功,祖父郦嵩威扬天水,父亲郦范随慕容白曜伐宋,以为先锋,勇不可当。

到了郦道元这一代,虽然已经不需要在前线锤炼滚打,便也能混个高官显爵。

但是郦家家风甚严,弓马枪棒这些阵前之术,家中男丁自幼便勤练不辍。

郦道元的箭术虽然比之太史叔明的神乎其技尚有差距,但也足以冠绝行伍。

他张弦放矢,箭簇准确地从木板的缝隙里穿出,没有丝毫剐蹭,箭速也未受半分影响。

咻!噗!

冲在最前的那名贼子被羽箭穿胸而过!

这是何等目力,居然可以仅凭借木栅的缝隙瞄准屋外的异动目标!

》》》》》敲黑板时间《《《《《

二王三恪的规矩之前我们在问候的敲黑板时间里已经解说过。孔氏作为殷商之后,是兴亡继绝的样板,已经是超越了二王三恪规则的存在,乃是万世永恪。

孔子与箕子同族,孔氏与半岛确实有些渊源。这里用泰山与长白的关系,借喻源头与支溯的关系,究竟谁是祖宗,这点一定要分清。太山与泰山,古太泰通,实为一山。

敬酒不吃吃罚酒,这句谚语是现代白话。不饮酬酒浮大白,是对应表达。酬酒,礼敬之酒。大白,罚酒的容器。浮一大白者,自干(罚)一碗意也。

萧遐岭的出现,也是一个隐喻。大辽萧氏虽属契丹,但契丹萧氏的起源本为述律氏,是回鹘姓氏。回鹘入契丹而称萧姓,萧遐岭的支线就是在为这个历史现象背书。

萧氏本为夏姓,按照本书梳理的塞外民族史,萧氏与塞外民族在极为久远的上古本就是有血脉渊源的。所以才有孟亏部落与述律部落合并成为后来大辽萧氏的设定。辽与南宋两分天下,当时与耶律平分辽祚的萧氏,也早已融为今日汉族萧氏的源流之一。

注释完本节的一些知识点,我们再续说一些之前没有讲透的问题。

刚刚过完农历二月二,这个年啊,算是正式过完了。在春节的时候,我们曾经说古人以斗建分年。现在的农历正月斗建在寅,但是古代历法并非一直斗建在寅,那么当正月发生变化时,后面的月份应当如何标记,这个问题很多专业学者都没有纳入考量。

今天我们就在这里用几个例子把这个问题说透。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曹睿年龄之谜。魏明帝曹睿崩于景初三年(239年),时年三十六。按照这个信息,他应出生与204年。但是204年八月曹师破邺城,曹丕才遇见甄妃。这当中不是存在明显的漏洞么?

历代史学家都不曾给出过一个合理的解释,其中最靠谱的还要数裴松之了,他说:臣松之按,魏武以建安九年八月定邺,文帝始纳甄后,明帝应以十年生,计至此年正月,整三十四年耳。时改正朔,以故年十二月为今年正月,可强名三十五年,不得三十六也。

他提到了改正朔的问题,这个改正朔是什么意思?就是改变历法对于正月的定义。《明帝记》:于是有司奏,以为魏得地统,宜以建丑之月为正。三月,定历改年为孟夏四月。

这里出问题了,曹睿将十二月改为正月,我们发现魏国历法记录会出现平移!汉历三月,变成了魏历四月!这个历法平移,是我们绝大多数业余历史爱好者,甚至部分专业历史学者都不曾考虑的。

这次改正朔多出了一个正月,而古人过一正长一岁,所以裴松之认为曹睿虚增了一岁。但是根据曹丕纳甄妃的时间来看,曹睿最多三十四,加一年也才三十五,算不出三十六。

这里又有一个裴松之没有发现的小问题——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岁次丁酉,闰正月。既然过一正长一岁,那么曹睿的岁数还要加上一岁。所以虽然史书记载他“时年三十六”,但其实只有三十四岁(生于206年)。

闰正月的现象对于古人岁数记载产生的偏差,也很少有学者注意。

自新莽至今两千余年,共出现过多少次闰正月呢?按照目前的历法推算只有32次。

但是事实上,将正朔与闰正月放在一起考量。这32次闰正月的结果并不标准。比如说公元388年戊子,按照历法计算应该是闰正月,但是《魏书》却不记双春,为什么?因为388年时为北魏,北魏行(曹)魏正朔,建丑,以今农历十二月为正月。我们现在计算出的正月,在魏历为二月。曹魏,北魏以及其后武周改正朔造成的时间记录误差,很少得到正视。

这样的时间记录误差会造成什么问题呢?

我们以三国史书时间线记载最为混乱的“卤城之战”为例研究一下吧。

卤城之战开始时间:

《后主传》:九年春二月,亮复出军围祁山,始以木牛运。

《明帝记》:三月,大司马曹真薨。诸葛亮寇天水,诏大将军司马宣王拒之。

亮寇天水,不就应该是亮复出为祁山吗?为什么当中差了一个月?

卤城之战结束:


状态提示:第322章 复穴连环托绝壁 妙手拾遗现圣碑(下)--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