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都市现代>伏渊潜龙>32、教育公平
乎希望我删帖,认为我把在全国网友面前破坏了宁州的正面形象。也去我老家,联系我的亲戚朋友们劝我把帖子删掉。”

老家的亲戚也发了脾气:为什么要把事情闹这么大,我们还要不要在这里混了。

为何当年忍下了,如今冒着这样大的风险这样大的抱怨,也要坚定地去做?

从6月22日中午开始,苟晶在微博上连发数贴,称自己是被冒名顶替上大学的受害者之一。没多久,苟晶的手机就爆了,不止有媒体、朋友,还有来自河东老家的电话。正是苟晶的帖子,让邱老师带着人奔波700多公里,从河东宁州寻至浙江湖州。

此前,邱老师还带着牛奶、面粉和1万块钱,辗转找到苟晶的农村老家,向她妈妈询问其在杭州的住处。苟晶妈妈只说不清楚,把人请走,一万块钱也塞了回去。

…………

(三)

妹妹辍学打工供苟晶读书

1997年,七月平常的一天,19岁的苟晶跨上了二八自行车,骑了30里路赶到宁州实验中学。

她很有信心。从小到大,她的成绩基本没掉出过班级前五,哪怕是高三的尖子班。倒是有那么一次,她考了第18名,大哭一场。

满分900分,平常都考700分以上,这次也没什么问题。她心想。但她看到了自己的分数,500分出头一点,红底黑字,非常扎眼,班里的最低分。

班上56名同学,除了成绩最差的一位同学上了大专,其他同学都上了大学。只有苟晶,连大专也没考上。

很少有人知道那一刻她的痛苦有几分,正如很少有人知道她背负着什么。

对贫寒的农家子弟而言,十年寒窗,从来不是自己一个人的。

家里父母务农,姐妹三人,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作为老大,她因为体质原因干不了重活。二妹挑起了水、种起了田。

苟晶高三那年,比她小三岁的二妹正在上初三,成绩不错。比她小六岁的三妹正在上六年级,成绩也不错。但家里实在负担不起三人的学费,必须有人做出牺牲。二妹以“你这体质不上学能干嘛”为由拒绝了苟晶的好意,自己退学去餐馆洗盘子。一天工资1元,一个月30元,悉数交给父母,资助苟晶和妹妹上学。

苟晶是全家人的希望,当这个希望垮塌时,她不愿认命,选择复读。

次年高考结束,她在隔壁邻居家里通过电话查询获知了分数。她不敢相信,又骑车30里去了学校。还是那个结果:只比去年多了两分。

她忘了自己是怎么走出学校的,只记得一位暗恋她八年的男生,请她吃了一根五毛钱的冰棍,理由是:咱俩都考砸了。

她想不通,就在高考两周前的那场模拟考试中,在全区几万名学生里,她还考了第四名。

两个月闭门不出,家人害怕她会发疯,但她没有。

她认命了。

…………

(四)

老师的女儿也叫“苟晶”

2002年,一位在北京读书的同乡告诉苟晶,她发现有一个来自河东宁州的“苟晶”在北京一所高校上学。“苟”姓本就稀少,又同是宁州人,苟晶起了疑心。

苟晶与同学的对话,让她知道了内情。

一年后,邱老师托苟晶的三妹送来了一封信。在信中,邱老师承认,1997年苟晶第一次参加高考后,让女儿顶替苟晶上了大学。

苟晶还记得信的大致内容:我的女儿没有像你这样聪慧,智商有点欠缺,她不争气。我作为一个父亲,非常不容易。1997年,我在很无奈的情况之下,才让她顶替了你的成绩去上大学。作为一个老师,我这样做,的确有违师德,但是请你原谅我。

当时的苟晶正抱着刚出生的儿子,气愤异常。但想到生活拮据,无力起诉,又推测可能过了追诉期,于是作罢。她把信夹到了一本书中,再也没有打开过。这件事也被她埋在了心底。

她不说,但怀疑的人越来越多。一位在老家当教师的高中同学发来了信息:邱老师的女儿来我们学校工作了,长得和你很神似。重点是,邱老师的女儿不姓邱,而是姓苟,也叫苟晶。

继第一次之后,苟晶对自己的第二次高考结果也颇感困惑。

1998年8月,苟晶收到了来自湖北黄冈一所中专院校的录取通知书。诡异的是,她根本没有报考那所学费昂贵的学校。更诡异的是,她就读后发现,班级同学的生源地都很集中:两人来自福建南平,三人来自陕西铜川,其余都是来自河东宁州或潍州。

“福建那么大,为什么都是南平的?陕西那么大,为什么都是铜川的?河东那么大,为什么都是宁州的?”如今回想起来,她觉得处处都蹊跷。

而那所位于黄冈的中专,所处之地一片荒凉,在苟晶眼中,“根本就不像个学校,连我们高中都比不上。”

她被分在发配电专业。整整一年,她什么也没学到。

一年半后,苟晶退学。

…………

(五)

“做电商对我没学历要求”

离开学校后,苟晶独自一人来到浙江打拼,沉浮多年。

她生性腼腆不善言辞,却是销售“奇才”。

2007年,她在自己家里开起了淘宝店,没想到自此就成了电商人,一干就是十多年。

2009年,苟晶进入一家家纺公司做淘宝运营。3个月后,她被一家卖皮包的企业高薪挖走。2011年,她又来到一家男装企业做电商运营,8月份才起步,


状态提示:32、教育公平--第4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