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子午春秋>第158章骊姬之乱一

申生此时的声望已如日中天,国人赞美他,大夫们拥戴他。面对骊姬党人的进攻,很多人都劝他进行反击,但是他却保持了沉默,宁可忍受不白之冤,也不愿做出一点努力来扭转局面。

申生的态度引起了人们普遍性的失望,他们摇头叹息,为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而感到痛心;结果便有数量众多的大夫开始疏远他,最终离他而去;只有少数忠于他的人不离不弃,仍然陪伴他左右。

不久,罕夷也被骊姬党排挤掉了,恶棍们给他罗织的罪名是他在与皋落氏的战斗曾号召全体晋军“为太子陪葬”,这句话被认为构成对君权的极大冒犯。

取罕夷而代之的是荀息。骊姬认为荀息虽然也非常憎恶自己和身边的那帮杂碎,但他好歹不属于太子派。这样一来,荀息登上高位就使得各方势力达到了微妙的平衡。

除掉罕夷后,梁五又把矛头指向狐突。其实狐突的身份虽然特殊,却没有什么势力;倒是他那两个招风的儿子手握重兵,日夜伴君左右。

不久晋国发生了一场小骚乱。原来晋戎在聚居区用本族礼仪祭祀先祖时遭到了晋人的强烈围观;继而这些围观者便发生出嘲笑和起哄的声音。

晋戎怒不可遏,立即拔出武器与围观者发生冲突。那些围观者也不是好招惹的,双方就此展开一场血腥械斗,结果是双方都有人丧命,但是损失相当。

梁五借此机会请求晋献公颁布一条法令,要求在晋国境内定居的戎狄禁止使用本族礼仪祭祀,而是改用周礼规定的礼仪。这个阴谋直指狐突。

提议马上在宫廷上引起激烈的争论,现场一片混乱;狐突反对得最为激烈,他痛斥梁五居心叵测、妄图把已经半华夏化的晋戎赶出晋国。

晋献公摆摆手,示意大臣们停止争吵,然后说道:“晋国这个地方曾经是夏朝的都城,到了商代便称为唐国,士伯士蒍便是唐人的后裔。后来成王灭唐,将此地封建给叔虞,国号为唐,后改为晋。叔虞受封时带来的移民有周人、殷商遗民,还有鬼方隗姓的九个大宗,加之生活在当地的原住民,共同建立了这个国家。

“成王为了延续当地人的古老风俗,特别准许唐国继续沿用夏历,而不必使用周历。要知道,历法是周礼和王权的重中之重。王朝每年都要制定下一年度历法,并于年末在太庙中向前来朝觐的诸侯公布。

“诸侯接受历书后在本国宗庙中予以公布,然后府。不尊历法者轻者夺爵、重者灭国;除了晋国,大周也只有宋国和齐国经过特殊许可而采用殷历。如果你要求晋戎一律采用周礼祭祀,那么请问梁大夫:你是不是也会要求晋国改回周历是不是觉得成王的命令也属于非礼行为呢

“生活在晋国的,无论周、商、戎、狄,都是晋人。晋立国近四百年,从来没有君主干涉过国人的祭祀形式。难道晋戎用活人献祭了吗难道他们妨碍或者侵犯到别人了吗你为什么要强迫晋戎改变仪式呢晋戎如果因此离国出走,他们会去哪里呢他们会和赤狄、虢国联合到一起祸害晋国

“要知道,如果发生一次流血事件就要公布一条禁令的话,晋国早就成为全天下最大的监狱了。那些主动挑起事端的人才应当受到惩罚,他们才是破坏周礼和秩序的元凶。”

梁五的阴谋就这样被挫败了,晋献公的严厉措辞使他受到了极大的惊吓;这个坏人大病不起,不久便一命呜呼了。

献公前去吊唁他时,他的儿子向献公哭诉父亲所遭受的心理折磨,希望博得君主的同情。但是献公回复道:“胆子这么小,一点斥责也但当不了,怎么能保卫国家社稷”然后他就终止了礼仪,头也不回地离开灵堂。

但是梁五的死并没有耽误骊姬党继续干坏事,而且恶棍们为了挽回颓势干得更起劲了。狐突也没有一点轻松感,而是感到局面更加艰难。他不得不向献公告病辞职。他回到封地去,以远离杀机四伏的政治漩涡。

狐突在临行前把两个儿子叫到身边说:“太子一旦被废,重耳必将受到牵连;而且骊姬已经准备除掉你们两个了,你们死了,重耳该怎么办听父亲的话,马上辞去官职,专心保护重耳。申生虽然被废,骊姬的儿子也不会登上君位;重耳名声很好,又受到大夫们的喜爱,下一位君主非他莫属。你们一定保证他的安全,不要被别人抢走君位”。

狐毛和狐偃听从了父亲的忠告,很快也辞去官职了。

不久,晋献公为申生在贾国娶妻,这件表面上看起来的大喜事却令人感到更加悲伤,因为灾难无疑会扩大到同样纯洁无暇的太子妃、甚至是他们未来的孩子身上。


状态提示:第158章骊姬之乱一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