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
鞭炮声响起,“噼里啪啦。”
彼岸站在阁顶看着在距离往生阁不远的地方开门的书馆,气势豪华,只是无人坐镇,前来道喜的人少之又少。
都是些同为儒学者的文人,正门辉煌,现在却有些萧条。
不过,这都是现在的情况,这个书馆可不是简单的书馆,能建在这里,又岂是寻常的书馆。
早上的时间已经过去,到了正午的时候,原本冷冷清清的开张大业忽然闹腾了起来,原来是书馆的主子已经出来了。
是一个儒雅的书生,名为张嘉裕,这是与霍文清同年高中的榜眼,当初与霍文清不相上下,高中时写的那封长篇大论,传到朝廷上供人传阅了好多遍,就连凌云也是大加赞赏。
虽是榜眼,却有着与霍文清差不多的身份,不过他不喜朝廷,所以便在为官不久之后就隐居了。
这是隐居之后的第一次露面,却是以一个书馆主子的身份。
器宇轩昂,虽是一个文人,可是却毫无文弱的气质。
霍文清早就知道这间书馆是谁人开的,这一次也是特意前来恭祝开业大喜之日,而且来送上自己亲手提的牌匾。
清风书院。
这个名字是早就拟好的,不过是借着霍文清的手给这个名字加点福气。
取名为清风,取自两袖清风之意。
在朝两袖清风,这也是张嘉裕离开朝廷时与霍文清约好的。
虽然霍文清可以算得上是敌手,但是私下却是不可多得的朋友,这一次张嘉裕书馆开门,也是告知了那个好久未联系的好友霍文清。
当霍文清将这个牌匾大张旗鼓的送上来的时候,就有消息传了出去,而闻风前来的人也是一波一波的赶了过来。
这可是一个难得的贴近那个尚书霍大人的机会,可不能放过。
彼岸坐在高处看着目光所及处车水马龙的景象,心中已经了然,自己选对了人。
当年可是费了好大的一番游说,才将张嘉裕从隐居之地拉出来着手准备这个书馆,这只是第一个,以后还要开很多的书馆,同为清风书院。
以后,清风书院的名号必将分布在天朝所有的地方。
只是不知道张嘉裕会在清风书院留多久,彼岸是希望他不要走,不过这还要看张嘉裕。
正午之后清风书院就一直在招待着来自京都各处的前来庆贺的人,都是跟风而来的不知所以然的人,不过既然是来了,那就没有不招待的道理。
最后清风书院竟然是收到了当年皇上送上的经典古籍一百本,这可以说是很难的的赏赐了,张嘉裕作为书院的主子亲自出来迎接,叩拜间仿佛又看到了当初的那个潇洒洋溢的张嘉译。
如今的张嘉裕更多的是经过岁月的沉淀之后的成熟,是另一番模样了。
能收到凌云的赏赐,彼岸也是实现预料到的,当初凌云十分的看中这个新中的榜眼,张嘉译要辞官的时候凌云也是挽留了好久。
如今,时过境迁,凌云依旧有一颗纳贤的心。
等着夜深的时候,清风书院的门已经紧闭了,来贺喜的访客也都走了,书院安静了下来。
彼岸带着紫衣从墙上翻过,直接去了亮灯的那间屋子,那里张嘉裕正在等着。
“今日,辛苦张先生了。”
彼岸福身请礼。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姑娘这样说就见外了。”
张嘉裕虚礼一扶,将彼岸让座到了身侧。
“怎样,手下的人使唤的可还顺手?”
彼岸坐了下来,言语间也是十分的客气的,自古有学问的人都自誉为高尚之人,张嘉裕虽然有些不同,但是骨子里的高尚还是有的。
否则也不会在当初那般决然的离开朝廷,说是不愿与不洁之人同流合污,说到底不过学问人的心在作祟罢了。
“姑娘把这些人*的顺手极了,人手暂且也是够的,这是明日要贴出去的招生简章,姑娘要不要过目一下。”
张嘉裕拿出来了一卷宣纸,不过彼岸并未接过来看,而是将纸卷放在了桌子的中间。
想来张嘉裕也是没想着要自己提出多余的意见,否则也不会将卷纸卷着拿出来,既然无心,自己又何必多此一举。
“这书馆既然是交给张先生打理了,那么彼岸自然是相信张先生的。”
纸卷在桌子中间放着,谁也没有拿到手中。
“姑娘当真如在下所言,收取的费用由在下决定。”
张嘉裕有些怀疑的问着,面前的这人可是往生阁的主子,虽未曾深交过,但是江湖传言早有耳闻,一个将生死弃之不顾,而将利益摆在中间的人,怎么会做这样赔本的买卖。
将收取费用的权利交到自己的手中,这就是将清风书院的收入交到了自己的手中。
自己有言在先,对于寻常百姓,只要有心求学,费用可以分文不取,这可是只赔不赚的买卖,这又是何必呢?
所以,心中难免怀疑。
“古语有言,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彼岸虽不是什么君子,但也是一个守诺的人,说出去的话怎么会有反悔的道理,张先生只需要放心大胆的去做就是,若是财务空缺,尽管来找我就是,不过你我的这层关系还要麻烦张先生守口如瓶。”
彼岸说着,当初去寻张嘉裕的时候并未将自己心中所想的事情全部说完,不过随着日后,他会知道的。
他今日能收取贫穷学子不收取分文,明日就能明白自己所为。
都是聪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