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燕语轻笑道:“神医二字可不敢当,本官正是国医馆院判姚燕语。皇上心系灾区的百姓,特意派臣过来帮助童大人赈灾,希望我们能同舟共济,共度难关。”
“臣替济州四万百姓感谢皇上的圣恩啊!”五十多岁的父母官泣泪感恩。满大街等着领粥的百姓们也纷纷跟着他们的父母官跪拜皇恩。
姚燕语看着这家破人亡却依然井然有序的百姓们,心里默默地感慨这位童大人应该算是一位能吏了。
一番唏嘘之后,童大临亲自带着姚燕语去临时搭建起来的伤民棚,这里甚至比之前凤城的伤兵营更加杂乱,但值得欣慰的是还算干净。
姚燕语问童大临:“伤重且有性命危险的人在哪里?”
“那边。”童大临带着姚燕语转过一排排木板床,至一处角落里。这边有二十几个人并排躺在木板上,已经是奄奄一息。
姚燕语二话不说,直接吩咐翠微等人:“救人。”
翠微和香薷等几个人各自解开自己的随身包裹,拿出姚夫人特质的手套各自带上,然后切脉,施针,喂药,各自的动作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旁边的童大临给看的眼睛都直了。心想我滴个乖乖!这神医的做派就是不一样啊!这七八个小娇娘一把怕脏二不怕病,来到咱济州县水也不喝一口就开包袱看病,这是咱百姓们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噢!
姚燕语亲自给几个眼看着已经断气的伤民施针,把几人从阎王殿前叫了回来。
童大临如见神仙,连声称奇,就差跪拜感恩了。
葛海命人点了火把给众人照亮,姚燕语带着翠微和香薷等人又一口气看过几十个重伤患,童大临实在过意不去了,赶紧的拱手作揖:“姚神医,剩下的这些伤患明日再诊治也不迟,下官已经叫人备了些粗茶淡饭,还请姚神医去县衙略用一些,喘口气,歇歇脚。”
姚燕语看了一眼望不到头的伤民棚,轻轻地叹了口气问:“你们济州县就没有行医的郎中或者开药铺的商人么?”
童大临叹道:“怎么没有,这正是下官想跟姚神医说的一件事儿。”
姚燕语忙摆摆手,又把手上的蚕丝手套摘下来递给翠微,说道:“大人还是别叫我‘神医’,你我同为朝廷效命,就以官职相称吧。”
“是,姚大人。”童大临又朝着姚燕语拱拱手,然后做了个请的手势,引着姚燕语等人一边往外走一边说道:“这小小的济州县,大小郎中加起来也有四十多个,按理说看病治伤一事不算太难,但可恨的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没有足够的药材——哎!不怕姚大人笑话,就连板蓝根,柴胡等常用药也没有存货了。所以下官敢问姚大人,这次皇上可曾拨下这救命的药材下来?”
姚燕语纳闷的皱眉:“你济州县距离京城二百里,又处于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按说经济繁荣应该不差这点药材啊!怎么就如此吃紧?童大人,本官虽然不懂政事,但也觉得这似乎不大对吧?”
童大临又无奈的长叹一声,摇了摇头,最终致死憋出了一句:“下官无能啊!”
姚燕语不由得回头看了一眼葛海,葛海微微点头,表示明白,等会儿就派人去查访一下济州县的药商。
“罢了!本官也不跟童大人兜圈子了。来的时候,皇上也曾经说了,虽然京城内药材也紧缺的很,但皇上为黎民百姓计,还是会想办法筹措一些梁氏和药材送来的,只是可能会晚几日。”
“那这几日之内,我济州县的老小伤患就全仰仗姚大人妙手回春了!”童大临嘴上这样说,心里却一直在嘀咕,没有药材,一天就得死多少人啊!也不知道这位传说中的姚神医到底有没有通天的本事。
姚燕语却不想多说了,官场上的事情她真心不想搀和,她此行的目的就是让济州县少死几个人。如今跟这位父母官扯来扯去,还不如养点精神回头多治些伤患。于是一行人出了伤民棚策马上轿直奔县衙。
不出姚燕语所料,济州县县衙也深受地震之害,一片的破败不堪。看来这位童大人果然把黎民百姓的事情放在了前面,自家的县衙门也没来得及整修。
进了县衙的大门,沿着临时清理出来的甬路直到后衙,但见一个穿着棉布衣裙的中年妇人迎上来,恭敬的叫了一声:“老爷。”
“嗯,夫人呢?”童大临问了一句。
“夫人亲自给老爷炖了一锅鸡汤,这会儿还在厨房看着呢。”
“去叫夫人出来迎接钦差大人。”童大临说着,又嘟囔了一句:“喝什么劳什子鸡汤!本官这肚子里除了汤就是汤了!”
香薷听了这话差点笑出声来,被翠微捏了一把胳膊才忍住。
童大临的夫人李氏从厨房里出来,看见一身二品医官袍服的姚燕语先是愣了一下,然后麻利的福身请安:“小妇人见过大人,请大人安。”
姚燕语看这位县太爷夫人一身朴素的装扮,心里又升起几分好感,便抬手道:“嫂夫人快快请起。”
李氏又是一怔,显然没想到这么俊俏的二品钦差大人居然是个女的。
童大临看着自家傻了的婆娘,嘿嘿一笑,说道:“这位就是百姓们竞相传说的神医姚大人!你在本官的耳朵旁边念叨了上千遍了,怎么见到人反而傻了?”
“啊!居然是姚神医大驾光临,小妇人失礼了!”那李氏说着,就对着姚燕语跪下去。
姚燕语大为不解,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