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正帝最终还是没有像顾弘祯想的那样,给顾容与扣下十恶不赦的罪名,毕竟顾容与的军功摆在那里,真的做得太过分,引起军队的不满,造成哗变就不好了。/p
所以他采纳了一部分盛云瑱的意见,在口头上大肆赞扬了顾容与,和上一次斥责顾容与在洪灾中的表现截然不同,而且给顾容与赏赐了一批足以让人眼红的金子。/p
当然这笔金子让户部大出血了一番,磨着牙才能挤出来这么一点点,不过天正帝显然是满意的,至少在面子上说得过去了。/p
他把其他将领士的封赏都提了一些,平衡了两边,让边关的将士对他无话可说。/p
天正帝的做法也让内阁的几位老臣松了一口气,总算不用再想办法平衡如何赏赐边关将士了,否则真按照天正帝心里想的做,将来事情传出去,挨骂的还得是他们。/p
现在天正帝自己提出这个办法,到时候他们只要不承认,自然也就骂不到他们脑袋上。/p
事情冤有头债有主,到时候别找到他们身上就行。/p
前往益州颁旨的也是顾容与的老熟人,内侍省少监元祥。/p
元祥接到这个差使的时候,可没有上一次心情那么好。/p
上一次发了水患,谁都知道不是顾容与的责任,虽然通篇圣旨上都是骂顾容与的,但是大家都知道这事儿不怪他,所以并不得罪人。/p
元祥去了安慰顾容与两句,还能得一个雪中送炭的温暖,顾容与和他还能交好,这是个稳赚不赔的差事,所以当时大家都往后退的时候,元祥自告奋勇接了圣旨去益州传旨。/p
但这次事情不一样,这一次大家都知道顾容与有功,天正帝却并不想让顾容与独领这份功劳,所以他想办法把顾容与的功劳平摊到了其他将士身上。/p
这圣旨说白了是得罪人,谁去颁旨谁倒霉,就算是天正帝将所有功劳都均摊了,对于边关将士来说,那些大老粗们只能想到的是,带领他们打胜仗的世子爷得到的待遇不公平,他们心里不痛快,难道就会给传圣旨的少监好脸色看吗?/p
别看他在江陵,上面靠着干爹徐大伴很风光,到了边关,照样得夹起尾巴做人,那些大老粗讲不通道理,一个弄不好,他都怕自己没办法活着回来。/p
元祥嘴里直发苦,苦着一张脸看着徐大伴,“干爹,这事可真不是人办的,我实在是不知道应该怎么张这个嘴呀!圣旨宣读出去,到时候边关将士有点什么想法,我可怎么办呢?”/p
元祥说的委婉,但其实意思是很明显的,圣旨好宣读,照着念就行了,到时候军队要是有什么变故,元祥不止在天正帝这里没有好果子吃,很可能为了平息众怒,就直接把他当替罪羊推出来,“咔嚓”一刀砍了脑袋,他到地府去都是个冤枉人。/p
徐大伴重重拍了一下元祥的后脑勺。/p
“臭小子,嘴上又没把门!都做到少监的位置了,怎么脑子还这么死!原来看着你挺机灵的,怎么现在反而木讷了?什么叫做不好办?你代表的是圣上,圣上什么时候错过?皇恩浩荡,他们谢恩都来不及,还能有什么想法!你就不会自己想想怎么说吗?实在不行就去找世子爷诉诉苦吧,白瞎你和世子爷关系那么好了,这种时候不用还想等什么时候用?”/p
徐大伴的干儿子很多,但唯独元祥入了他的眼,主要这小子也确实是机灵,八面玲珑,谁都不得罪。/p
这种不讨好的差事,让他去,机会把握的好了,以后元祥也不是不能坐他现在这个位置,徐大伴是有意栽培他,所以才又选了他。/p
元祥当然知道自己干爹的一番苦心,但干爹的苦心虽然好,圣旨却说的不是人话。/p
但是他身为奴才这话不好说,只能在心里转一遍,舔着脸,笑嘻嘻的对徐大伴说:“什么事情都瞒不过干爹的眼睛。”/p
他和顾容与关系不错,在太极宫里没几个人知道,没有想到徐大伴一张嘴就把他的底给透了出来,可见他平时做的那些事情,徐大伴都看在眼里。/p
元祥开始在脑子里回忆,他有没有做出过什么对不起徐大伴的事情,好在他为人比较谨慎,从来不做忘恩负义的事,所以徐大伴才会对他这样满意。/p
“到了那边脑子灵活一点,这点小事还用我亲自交代吗?”/p
徐大伴点了点他的脑袋,意味深长的说。/p
元祥带着圣旨和赏赐的金银到了益州,顾容与早早的就得到了消息,带着众位将士在城门外等候。/p
元祥一路走来,却发现益州这边已经看不到战火的痕迹,不由得啧啧称奇。/p
“世子爷果然治下有方,这才多长时间,我看百姓们就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生活,脸上也看不到一点惊慌之色,好像这边都没有战事发生过一样。”/p
他和顾容与互相见礼之后,相携往城中走,一边走一边不轻不痒的拍了顾容与一个马屁。/p
“元少监谬赞了,在边关这边战事是没有办法避免的,我只能想办法让百姓尽快恢复生活,忘记战争中带来的伤痛,我希望以后边关的战事能少一些,让百姓再也不用忍受战争的痛苦。”/p
顾容与客客气气的说。/p
元祥一见面就如此恭维他,肯定是皇上那边又做了什么对他不太好的事情。/p
顾容与只用看元祥的态度,就能把天正帝的意思猜个七八成。/p
他脸上不动声色,心里对圣旨也没多大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