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君王>第76章 萧县新风气

来到萧县也有快一个月了,两营兵对百姓秋毫无犯,甚至经常在街上看到豪绅欺压百姓时站出来打抱不平,深得百姓之心。一些地方的豪绅虽然不敢得罪朱栩,但是对于两营兵的军士却是看不起的,他们也不认为堂堂王爷会替自己手下的一个小兵站出来,毕竟地方上的官府都要靠他们这些士绅来支持。所以也发生了几次休假中在城里溜达的两营兵军士和地主家的家丁当街对峙的事情,甚至有一次闹到了公堂之上。

那家地主以往横行霸道,是萧县的大门大户,往日里祁广云也给他们老爷几分面子。他家里的管家在一条街上收保护费,并且对一个摆摊卖豆腐脑的老翁的女儿动手动脚,刚好被三个结伴休息的两营兵军士碰见。那三个军士一见居然有人在光天化日之下调戏民女,又想到主上一直教育他们要发挥主人翁精神,遇见治下不平事尽可以管,出事又主上撑腰,立刻就上去将那管家和几个狗仗人势的家丁暴打一顿。

那几个家丁平日里吓唬吓唬老百姓还可以,一碰到正规的军人,三下五除二就被打的屁滚尿流。那家老爷也是个护短的,知道自己不可能带着家丁到城外军营和松阳王府上去找场子,便告到了公堂。没想到这次一闹上来,祁广云的态度却很暧昧,顾左右而言他,迟迟不判。最后传来消息说朱栩听闻了此事后称赞自己的士兵见义勇为,是军人的楷模,祁广云立即就判了。将那几个家丁和管家又打了几十板子后,还罚了他们一笔银子用来补偿那条街上以往被欺压的商户和百姓,最后还给三个军士一人奖了二两银子。毕竟判决说人家见义勇为,当然要有赏赐。而那地主也发觉事情不对,事后又亲自拜访祁广云送了不少礼,将此事不了了之了。

这事一时间成为萧县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很是热火了两天。那管家和家丁调戏民女不成反被暴打一顿,弄到公堂上又挨了板子,还罚了银子,自家主子后来也狠狠的骂了他们还关了禁闭扣了工钱,最要紧的还丢了面子,以后都没面目面对别的老爷家的管家和下人了。这几人后来还烙下了病,在街上只要见到当兵的就绕路走,哪怕他们只是很平常的行路,没有作奸犯科。

这事之后所有萧县的大户人家都严格约束自己的下人,三令五申不得外出闹事,同时在心中祈祷,松阳王这尊大神赶紧回应天吧,实在不行去彭城也行,跟自己这些山野草民挤在这穷乡僻壤的有什么意思啊。

萧县风气一下子好了起来,街上的恶霸统统不见了身影,即使偶尔看到他们现身也是低调的不行,买东西该给多少就给多少,再不敢恶人钱财,更不敢一言不合就翻桌子打人了。

老百姓心中都知道这是为什么,再加上吴客心主动造势,民间个个都夸朱栩是贤王,往来的客商一说到松阳王现居萧县,他们脸上就会涌起骄傲和自豪。

王府还隔三差五的经常地施粥,以筷子插在粥中不倒为原则,当然施粥对象仅限孩童老人孕妇或者残疾者,对于身体健康四肢健全的人是不给的。不过这也让所有人都感激不尽,尤其是没吃到粥的青壮年,因为他们也因此得到了实惠,因为他们的家人可以吃到,这就减轻了家中的粮食负担,相对的父母妻子都吃了粥,那他也可以多吃两个窝头了。

而两营兵一上街就受到百姓的欢迎,纷纷向他们作揖问好,还有不少青壮年询问如何入他们营中招兵。在得到两营兵暂不扩编的消息后,民众那失望的眼神,让这些军士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自己真是幸运的,跟随主上真是太对了。

而百姓对他们的态度也让他们心中更增加了一股责任感,主上一直说的军民鱼水情,应该就是指这个吧。现在的两营兵军士吃喝不愁,家人也生活的好,每天训练非常的充实,差的就是精神认同,这些普通农民出身的军士们在这里得到了尊重。

十二月初一,松阳王府上下张灯结彩,太监侍女们一个个也都穿着新衣服,一脸的喜气洋洋。王府前的大路上停留着数架轿撵,轿夫马夫们纷纷斜靠着聊天,讨论着自己的红包里得了多少赏银。

今天是朱栩迎娶吴珊儿进府的日子,虽然只是做妾,但是朱栩仍然吩咐府上好好地张罗了一番。从头到尾,媒人聘礼,娶妻该有的礼节一样不少直将吴客心感动的稀里哗啦。此时距离先帝驾崩已经超过一个月,而且战国时代人们对礼节看的不是那么重,民间的婚嫁早就开始恢复。

为了让萧县的百姓能够接纳自己,朱栩命人一早在王府大门外开始分发馒头。每个萧县百姓都能领取,成年男子每人五个,妇女每人四个,孩童每人两个。实际上他也想大摆流水宴,可是这样一来花费太多,还有可能让百姓留下奢靡的印象。实际上萧县数千百姓,分发的馒头也有上万个,这笔花费也是不低。

但是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这已经非常的不错了。白面白米通常人家过年才能吃上两顿,平日里大多数人也只吃两顿,如果不是家里的主要劳力,每天一顿也是正常的。因此没有百姓觉得寒酸,反倒各个都像过年一样高兴地排队领取。当然中间也有一些青皮混混想要插队,甚至恐吓其他百姓抢夺馒头,被维持秩序的两营兵军士拉出来一顿好打,再扔去队伍最后重排。至于屡教不改的直接取消他们领取馒头的资格。这样一来两营兵和朱栩在萧县百姓心中


状态提示:第76章 萧县新风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