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耶路撒冷是世界上少见的屡遭破坏但又备受崇敬地一座美丽城市。1860年以前,耶路撒冷有城墙,城区分4个居民区:犹太居民区、穆斯林居民区、亚美尼亚和基督教居民区。这样一种复杂地居民情况,纷争在这座城市永远不缺。到了一战时的1917年盟军占领耶路撒冷。1922年起开始由英国“托管”……
因为这并不是一个严肃地会议,可以提问,这台下也有极小的谈话声。
“柳德米拉,你懂吗?我听得头都大了,一团浆糊没明白,这大学里的老师是不是个个都这样唠叨?”
问话的是一脸疑惑的巴甫洛夫,他知道耶路撒冷很复杂、历史悠久,但就是听了讲师同志的这一大堆讲解还是没搞明白——“这是什么城市。怎么这么麻烦?!”
“给我老实点,没文化就不要骚扰别人听课。”
边上的瓦西里忍不住开口:其实他也没搞明白,就是喜欢同巴甫洛夫抬抬杠,讽刺一下那个家伙没见识——其实他自己的脑子里都是一团浆糊,一对难兄难弟。
“他已经讲地很简单了,要是讲耶路撒冷具体的历史,估计说个几天也讲不完。”作为曾经基辅国立大学主修历史的大学生,柳德米拉了解耶路撒冷的历史。也知道今天为什么一早要开这个会。
原本代表团要她也上去给代表团上上课,但既然有懂得历史的大学讲师在,柳德米拉就拒绝了。
也难怪代表团成员们有点不耐烦:三天前他们才到巴勒斯坦,一路上算是好好地见识了中亚和中东的风景——用瓦西里的话就是“怎么会有这么荒凉的地方?”
习惯了乌拉尔地密林,看这里的自然环境显然会觉得似乎是到了另一个世界。
原本他们要直接抵达海法。按后通过海路前往英国。但英国人却先把代表团送到了耶路撒冷,美名曰参观。
“英国人在地中海估计有点焦头烂额,拖时间。”
对于英国人的安排,列昂诺夫有自己的见解。
代表团连在自己控制的德黑兰都没做什么参观安排。这英国人到是想得周到。还把代表团安排在条件最好地大卫王饭店,这座豪华到奢侈的酒店——同窗外视线里的耶路撒冷城的“破败“形成了鲜明对比。
原本耶路撒冷面积到18世纪中期都只有1平方公里,居民区拥挤不堪。到了18世纪60年代开始耶路撒冷地居民区不断扩大,到最后各种信仰的居民群扩建的新的居民区又连接到一起成为新城。
当1917年12月11日英军占领耶路撒冷时,新城已经形成一片错综复杂的居民区群,每个居民区有一个不同的种族构成。
在英国统治下,这个发展继续下去。最后,老城区演变为一个贫穷的老居民区。
而新城区远看也差不多:英国人规定耶路撒冷的建筑外表必须是沙岩做成地。来保护城市原貌。也是这点,让代表团团员们看来其外表破败而落后。
都挤在一块了,这麻烦不用历史原因影响就会不断出现,更不用说这座城市的名字叫耶路撒冷!
在整个巴勒斯坦地区犹太移民一直在增加,他们和阿拉伯人的冲突也逐渐升级。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1939年,英国公布了巴勒斯坦白皮书停止犹太人的移民,限制犹太人购买阿拉伯人的土地,准备把巴勒斯坦逐步移交给一个阿拉伯人占多数的当地政府。犹太人可在该政府管辖下高度自治。
历史上英国人根本无法妥善处理阿以矛盾。这导致了现在的巴勒斯坦地区一个“乱”,只不过这个“乱”还是一种静静地潜伏状态。还没有爆发出来。
一旦爆发,英国人可处理不了。
大战地战火并没有烧到这里,但给苏联年轻人们地感觉是城市死气沉沉,完全没有苏联城市那种欣欣向荣的味道:殖民统治地弊病,所有人都这么认为。
代表团在英国人面前也是盛情难却,就同意了他们的安排。
上午九点,几辆大卡车在酒店门口等待。
“酒店不错,天气也还行。”瓦西里的调侃。树少了点,但至少这里地天气不冷。
“哭墙”,古代犹太国第二神庙的唯一残余部分,一段长约50米、高不足20米的大石墙,犹太教最重要的圣地之一。
这会“哭墙”中间还没有什么屏风,也没有什么硬性的男女有别分开安排,靠的是自觉:男士们倒是必须戴上帽子才能进入,代表团成员们都有帽子。显然符合要求——虽然不是小圆帽,但不要“脑袋露天”就成。
这次就是非军人都是戴帽子,出发前注意了的。
在哭墙前,大家看到了许多徘徊不去的祈祷者,有以手抚墙面地,有背诵经文的。
柳德米拉静静地看着那堵大石墙,同边上人说:“公元初年,欧洲人认为耶路撒冷是欧洲的尽头。而这面墙即是欧亚分界线。上千年来流落在世界各个角落的犹太人回到圣城耶路撒冷时,便会来到这面石墙前低声祷告,哭诉流亡之苦,所以被称为哭墙。”
在一种有点肃穆和凄凉的环境下,团员们也没人说什么调侃的话。刚才的会议上强调了的;也没人想去摸摸那些大石块。
带着相机负责拍照地同志正在拍照片,对于这个大家倒是挺有兴趣,留个难得的纪念。
英国人说这里不好来个搭台拍大合影,那就三五一群留个影。也算没白来一趟耶路撒冷。
这时有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