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开始的时期,因为地主阶层的广泛不合作态度,经济上的打击确是必要。但到了现在,还不服气的地主已经都消失了,钟泱和陈泽也不再对他们进行压制,而是选择开始安抚。在农业的发展道路上,地主比农民更有前景,这一点不用多说。
因循守旧的地主?如果有实实在在的利益,谁会去因循守旧呢?目前来说,佃户的地位也开始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地主对于这个职业阶层,已经不再像以往那样能够予取予夺。
以农业的经济模式来说,三大区内主要有小农模式、农场模式、公司+农户模式、专业经营模式、合作社模式。佃户比起以前,有了更多的选择,为了能够雇到工人,地主也必须给予合理的利益。否则的话,有田无人,那也是白费。
小农模式也就是家庭经营模式,小本经营,老板伙记都是一家人。在这里,小农家庭主要经营小品种产品,地域分布多是靠近各镇区的居民区内。多以蔬菜和瓜果为主,这些人以前都是有着土地的富农阶级,无法剥削佃户,只能依靠自己的劳动来获取生活所需。
在一开始的时候,农信社最先与这一群人展开合作,而到了现在,这些家庭也基本上达到了比较殷实的生活标准。
农场需要较多的资本,经营规模比较大,用地都在几百亩以上,从事农产品的生产。这基本就是地主的农业发展模式,因为只有他们手里,才有着大量的土地,并且也有着雇佣佃户经营田产的经验和财力。对于技术革新也更为关心,算得上是当地农业的主流基石。
而与之相对的,就是公司+农户的合作经营模式。这类公司的特点就是有销售渠道。这类公司也有三种,一种是纯销售公司,顶多搞一点包装;一种是加工加销售,把农产品加工后再销售;还有一种是有自己的农业生产基地,但产量满足不了加工和销售的需要。这类公司都与农户签订了购销合同,为农户解决了销售问题。
开发出来的土地基本上都是有主的,而钟泱所采取的办法,就是拉拢一批打击一批。地主阶级中,也不是铁板一块,总有一些开明的地主愿意合作。天宇集团本身就有专门从事农产品加工的子公司,稳定的订单正好满足了这些人利益诉求。
从美国采购回来的大量粮食,也击垮了地主的底气,表明了天宇集团并非一定要采购他们的东西。这一连串的举动之后,就是妥协和谈判,加上武力的强大和内政的日益稳定,几乎所有的地主阶层,都选择了加入农业改革的步骤之中。
不合作的人,可没有免收农业税的政策优惠,土地的重新丈量,也让他们感到莫大压力。这里面有多少不合法的田产,恐怕连当事人也说不清楚吧。要不是为了体系内的稳定,钟泱早就建议针对来历不明的土地田产,用市价来强制赎买了。
虽然这在以后几乎是必然的事情,但如今还并不太合适,至少在两广统一之前不宜进行。
至于专业经营模式,就是农业生产专业化,种田的主要负责种植计划,享受经营成果承担经营风险,而耕种、收割、治病等由专门的服务业来完成。例如,种粮大户的耕种、收割,都是请农信社内部的农机专业小组来,就是专业经营的雏形。
农业社合作社,就是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成立的农民集体生产组织,农信社目前就扮演着这样的角色。以上的这些模式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全都因地制宜,以农民自愿为主,如果违背了因地制宜和农民自愿,那么就和公社一样成了压制农业发展的坏模式。
正因为在农业上取得了这样的成绩,南军才有着参与国内争霸的底气,而新生的资产阶级政权,也天然的因为贪婪而渴望更多的人口,更广阔的市场,更进一步的社会地位。**党的所作所为,已经让体系内的愤怒积攒到了一个即将爆发的边缘。
当初的军事行动因为滇桂联军的摇摆不定,以及体系内的经济发展问题,而搁置了原定计划。可如今却已然不同,大量的公司和企业成长起来,国外的市场开拓却只能偷偷摸摸,治下的人口也只有区区两百万不到,无法满足这些大鳄的市场展望。
统一两广的情绪,正在商界蔓延,而军队以及民间,也因为此前的苦难而产生了大量的怨恨。联合政府可以压制一时,但却也不得不顾及民心民意,驱逐**党的声音,越来越响亮了。
在这样的关口,钟泱也只能从柳州现赶回来,桂省的考察已经全部结束,接下来就是更加正式的官方考察团前往那里实地论证。只要证明那里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不怕这些资本家不疯狂。即使是陈泽本人,心中对于经济和政治两大利益,都已经有了难以遏止的野心。
这种情绪,也正是钟泱一直在煽动的。古文会需要更好的成长,就必须在下面培养一大批这样的经济实体。不单只是国内,南洋、北美、澳大利亚,这些都是古文会打算插手的地方。
为了隐藏自己的身影,钟泱甚至不惜让天宇集团和兴华社独立出去,成为有着自己完整编制的经济军事组织。目前来说,陈泽和刘浩然还在合作阶段,但意识形态上的碰撞已经接连不断。
更不用说,如此巨大的两个经济实体,在涵盖了如此多的经营领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