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战国之上杉幕府>第十二章 武家法度 大章

对于武家法度的一些政策,远在越后的军神少女也是有所耳闻。想要实施这样一类的法度可以说是难比登天。

先不说先代长尾为景没反的那些事情,长尾家原本就是国人众类型的,要不是有长尾为景的数次反叛,哪里有现在的长尾家?

因为父亲长尾能景在般若野之战中战死,继任长尾氏家督成为越后守护代。永正4年(1507年)8月,守护上杉房能因为“为景有谋反之意”而准备讨伐为景,为景先发制人袭击房能的居馆(一说是为景对房能没有派出援军,袖手旁观令父亲能景被杀死而十分怨恨)。逃亡中的房能自杀,他的养子上杉定实被拥立为守护而成为傀儡。

但是在永正6年(1509年),房能之兄关东管领上杉显定向为景报复,率领大军来袭,为景处于劣势下与定实逃亡到佐渡国。在邑山寺等待机会卷土重来,翌年率领佐渡的军势反攻并扭转局势,在长森原之战中向退却的上杉军发起猛攻,加上高梨政盛(为景的外祖父,或伯父)率援军协助,显定最后败死。

为景成功夺回越后的实权后,把自己姊妹嫁给定实,再命嫡男六郎(后来的晴景)成为定实的犹子。如此一来,为景成为了守护上杉家的外戚,在越后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参与国政。

虽然是下克上代表者,但是对朝廷和室町幕府等权威亦表示尊重,几次奉上即位费用等的献金。因此为景得到了信浓守的叙爵,以及被幕府准许使用守护和御供众的白伞袋、毛毡鞍覆、涂舆。换言之,为景追上了朝仓氏和浦上氏等其他守护代出身的战国大名,与京都的将军连络而使到家格上升,与越后守护上杉氏不同的“长尾”家成为了新的势力,以守护的权威谋求自立。

此后为景在越中国和加贺国转战,消灭神保庆宗和椎名庆胤等人,就任越中国新河郡守护代,扩大了势力,但是晩年受定实之弟上条定宪等越后国内的国人领主反乱之苦,在天文5年(1536年)被迫隐居。不过在这年,为景收到朝廷因为平定内乱而赏赐的纶旨,更在三分一原之战中胜利的优势下隐居,有可能是因为要专注于镇压内乱而隐居。

以前的记录中为景没有隐居,而是在天文5年12月24日(1536年2月4日)死11年12月24日(1542年1月29日)被视为有力说法。在‘上杉氏年表’和‘定本上杉谦信’中,说明晩年把家督之位让予晴景后仍然继续握有实权。

为景正是引发了战国时代的奸雄其中一人。为了完全掌握越后国,不惜打倒主家和使用奸计,一生中打了超过一百场合战。后来上杉显定之子宪房评价为景“杀害了两代主公,史无前例的奸雄”(长尾为景は二代の主君を杀害した天下に例のない奸雄である)。相反,不能统御扬北众等国人领主,为景未能对他们行使上位者统治的权力。这些问题后来引发了儿子晴景和谦信的斗争。

“照你这么说,是有办法让我统御好麾下的家臣和国人众?”少女还是有些心动的,要是自己能统御好手底下的那些家臣就能很快上洛,还能把天下的邪恶之人全部消灭。

“今川假名目录应该是听说过的吧?按时间来算现在才刚刚发布。”朝定算了算时间现在这个时候今川假名目录应该都实施了两三年了。

“恩,武田晴信这厮都发布了甲州法度次第了。”少女转身去取出了两份用很长的纸折好的东西递给了朝定。

“今川假名目录

第一条被领主没收的名田

百姓们从先祖那里代代继承下来的名田,领主没有正当理由不得没收,只不过,如果出现没有上缴年贡的情况,准许没收。

另外,对于新开垦的农田,如果有想要成为农地地主的人,领主可以通过自己的判断来决定是否任命新的地主只是新的地主也必须上缴相应分地的年供给。

第二条田地和山界权争端

对于田地以及山野的所有范围的问题发生时的场合,必须根据裁定的边界线确定,并且上诉者如果败诉的话,没收上诉者的三分之一领地。

第三条旧河床和旧海床形成地的争端

旧河床和旧海床形成地从土地的再次开发经过好多年后再确定所有权的话非常困难,这种情况下,按照双方互相认定的领界的中线划分归属。即便如此,在未缴纳年贡的的情况下,将授予第三者土地

第四条诉讼途中出现干涉介入的情况

诉讼过程中中,对于出现不满裁定的人,不论裁定结果,直接判定败诉。但是,在特殊情况下,三年后将再次修正裁定,变动后结案。

第五条收回侍奉它主的被官职位的流程

即便在被官者侍奉其他领主这件事被证实的情况下,也不能随便收回被官职位,一定要在获得今川家的授命之后才可以采取行动。另外,在交涉被官者引渡问题时,如果被官者逃跑,旧主有权获得此被官者现仕主的其他一名被官者,此被官者由此现仕主准备。

第六条逃跑后经过二十年的被官者

被官者如果逃亡时间经过20年之后,则超过追诉时效,旧主不得再次过问此人一切。但是,如果是因为此人失职或者犯罪潜逃,则无此时效限制。

第七条杀害夜晚的不法侵入者

有在夜间闯入他人驻家,抱有不审态度的人的场合下,即便此不法者被杀害,此家家主不予定罪。并且若是为婚事访妻的人,如果事前没有联络


状态提示:第十二章 武家法度 大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