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孙元化闻言打了个寒颤,看来崇祯的命是保不住了,夏天南一定会想尽办法让他死在李自成的手里。孙元化相信,即使李自成不对崇祯下手,夏天南也会一手按着崇祯的脑袋,一手抓着李自成的刀砍下去,造成流寇弑君的即成事实,然后打着为崇祯复仇的旗号接收大明的政治资产。
不得不说,他的判断非常接近夏天南真实的想法。
虽然对崇祯、杨嗣昌君臣等人暗地里试图与鞑子议和以及向立下大功的夏天南下毒手的行为很不齿,但是孙元化毕竟是传统的读书人,君为臣纲的理念深入骨髓,心里的某些包袱不是轻易能放下的,对于崇祯可能发生的遭遇,心中不免唏嘘不已,却又无可奈何——这是大势,琼海军上下数万人的想法不是他一个人能阻止的。
夏天南通报了大陆方面的局势后,开始听取部下的汇报。
军事方面显然是最重要的。作为军方几巨头之一的黄汉生率先出列。
“启禀将军:第一团精挑细选,从老屯丁中挑了不少得力的人选,现已经扩充到一万余人,新屯丁也有两万余人,垦荒屯田之余,一日操练两次,需要时稍加训练就能拉上战场。这些只是咱们反复筛选之后的精锐,如果形势紧急,十万移民中还能拉出一两万丁壮,可能年纪和体格略有不足之处,但也算不错的兵源了。”
“也就是说,第一团的实际兵力翻倍,而预备役达到了两万,甚至根据需要,上限可以达到四万?”夏天南点点头,满意地说,“果然人力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没有这些人口,咱们的枪炮再厉害也没用,只能窝在广东当霸王,不敢与流寇和鞑子正面拼消耗。”
流寇靠的是人海战术,在大肆移民之前,哪怕用十个炮灰换琼海军一名士兵,都是琼海军无法承受之痛。鞑子虽然人丁不旺,那只是相对整个大明而言,要拼命的话,八旗凑一凑,拉出十万旗丁还是没问题的,再说还有蒙古人、投降的明军甚至朝鲜人作帮凶,轻轻松松可以达到二三十万人的规模,如果不吸收人口扩充军队,几千万把人的规模,就算武器有代差优势,也不够几场大战消耗的——当初为了对付阿巴泰一支偏师,夏天南可是拉出了全部家底。现在现役加预备役有了几万人,加上山东和台湾的兵力,终于有足够的实力去和皇太极正面扳手腕,硬碰硬来一场决战了。
作为资历最老的将领,黄汉生早已把自己的命运和琼海军牢牢绑在一起,琼海军能有跨越式的发展,他也是与有荣焉,闻言说道:“将军说的是。想当初兵力不够时,一千人要硬拼广东两万大军,还要跨海与整个广州城的军民为敌,可谓是以命相搏,没有退路,一旦败了就一无所有。后来不管是在求雨山下与高迎祥交手,还是在山东打叛军和鞑子,无一不是以多打少,没有腾挪的余地。如今兵强马壮,放眼天下,咱们琼海军谁也不怕了。”
夏天南心情很好,鼓励道:“陆军能有这样的规模,你功不可没,辛苦了。”
黄汉生行了一个军礼:“这都是属下该做的。”
魏连横和苏粗腿不在,慕容龙城发言的序列自然靠前了,等黄汉生退回去后,他出列说道:“将军,陆战队在辽南已经证明了自己,在战船的配合下,在沿海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然而一千人左右的规模实在太少,请求将军准许扩充。”
这次陆战队初露锋芒,在海军的配合下,以极少的兵力,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拔掉了辽南的据点,起到了牵制清军入寇的战略作用,效果之好甚至超出了夏天南的预期。对于慕容龙城的请求,夏天南觉得也是顺理成章。他沉吟片刻,点头道:“如今人手充足,能打仗的部队是应该加强。不过也不需要无限增加兵额,特殊部队毕竟不是普通的列兵,需要靠人数取胜,应该保持在一个适当的程度,战时不失灵活。这样吧,近卫营、特战队、陆战队都扩充到两千人,人你们自己去挑选,武器和军饷我来保证。”
杨由基、黄猛甲很高兴,谁不希望自己麾下的部队得到加强呢?他们双双出列,与慕容龙城一起,说道:“谢将军。”
夏天南呵呵笑道:“好好干,将来北上,我期待特战队和陆战队都发挥重要的作用。”
等军方的人都汇报了进展或者提出了要求之后,孙元化收拾了一下心情,踱步出列,拱了拱手,说道:“将军,琼海军现在的家底厚实了,大家都很高兴。不过,我可能要泼一泼冷水:以往琼海军只有几个营规模的时候,也就几千人,火器的供应毫无问题,到了打高迎祥那会儿,兵力已经上万,满足新增兵勇的需求就有些捉襟见肘了,光是补充战后的损耗就够兵工厂喝一壶了。现在已经是数万人的规模,仅凭现有的工匠,是无论如何忙不过来的——咱们琼海军可是人手一杆火铳,每千人配备十几门小炮,每五千人还得配备大炮,不管是火铳打造还是大炮的铸造,都已经跟不上扩军的速度了。别说火器了,光是铳上的短刃都打造不过来……”
夏天南皱起了眉头,兵工厂的产能和军队扩张的速度之间的矛盾是无法回避的问题,这毕竟是现实,不是电脑游戏,鼠标一点武器就造出来了。虽然控制了铁矿和煤矿的产地,原材料的供应没有问题,但是熟练的工匠数量是有限的,武器的制作也不能只求速度不求质量——试想一下,如果向来以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