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军事历史>大明第一书生>第143章 杀一个人

在贺知府的官威下,那偷儿很快便招供了,连刑罚都没用上。

府尊大人一声令下,捕快们再次出动,前往张家拿人。

头一次过堂,张承志死不松口,矢口否认谋杀之事。

有了人证的指认,贺知府就没那么多耐性和他磨下去了,直接上了刑。

任你是钢筋铁骨,也扛不过诸般刑。

几次严刑逼供后,张承志总算是招了,对于谋杀陆诚之事供认不讳。也不管金明池一事是不是自己干的,反正是一股脑都认了下来。

贺知府当堂宣判,张承志杀人未遂,因未对陆诚造成重大伤害,酌情免其死罪,发配充军。

死罪减一等,即为充军,属于流放的一种附加刑罚。

但严格来讲,充军是重于流放之罪的,因为流放虽也要承担苦役,却比不上在军伍中严苛。

大明朝卫所制度的衰败,导致士兵被将领拼命压榨,生活水平下降,很多普通的军卒甚至连饭都吃不饱,压根就没人愿意当兵。

到了如今这个年代,不知有多少人想摆脱军户的身份,逃亡的军士更是数不胜数。

普通的军卒尚且如此,何况是被发配充军的罪犯?

这些被充军的人,通常只是被发配到边远地区承担苦役,并没有甚么在军伍中升迁的机会,相当于劳改。

流放还有个年限,而充军往往是终身或永生制的。区别在于前者只是本人毕生充军,后者却是世世代代都要承担苦役,永远无法摆脱这样的身份。

充军虽为死刑的一种代用刑罚,是轻于死罪的存在,却往往能让人生不如死。

故土难离,这时的人都有着浓重的乡土情怀。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被发遣到几千里之外,很可能这辈子都再也见不到自己的亲人,最终落个客死异乡的下场。

最关键的是,罪犯还不能借助交通工具,沿途需要跋山涉水,全靠着自己的两条腿走到发配地。通常还会有专门的差役负责押送,碰上脾气不太好的公差,罪犯在路上就少不了要受些皮肉之苦了。

身体素质不够好的,指不定地方还没到,人就已经死在路上了。

南人发北,北人发南。

被流放到岭南、贵州等蛮荒烟瘴之地,张承志能不能活下来,可就真的是个未知数了。

不过这和陆诚就没多大的关系了,张承志最终是死是活,让老天来决定吧。自己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够仁慈的了。

几番折腾,一场官司打下来,已经到了正月十九。一切都得以尘埃落地,风波伴随着热热闹闹举行了十日的灯节,一起结束了。

有人欢喜有人愁,愁的是张家父女,喜的却是张家的旁系子弟。

张承志被府衙暂时收押,等待发配,张鹤则带着张子君回了南城张家庄。

此次事件,最大的利益既得者无疑是张承玉。

送走了张鹤后,他本想邀几位好友到酒楼里吃上一顿好的,权当为自己庆祝了。不想刚要上车时,一名小厮来到近前,拱手道:“张少馆主,我家公子有要事与你相商,劳烦你过去一趟。”

张承玉闻言,抬头往他身后望去,便见不远处的路边停着一架豪华的马车,足见来人极有身份。他轻轻点了点头,在小厮的引领下,向那车子的方向走去。

其实,张承玉此刻已经知道,来人是谁了。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如今的大梁分守道、河南右布政使王琼的长子,王朝立。

张承玉作为本地的权贵阶层,对于王朝立这位近来横行开封府的有名公子哥,自然是有所耳闻的,且还见过对方几面。

不过两人的身份差距太大,自然不会存在甚么交情。

“恭喜张少馆主,得以达成心愿。”车厢里,王朝立不咸不淡地对他拱一拱手,奉承了一句。

“王公子说笑了,我们张家摊上此等事情,何喜之有?”

正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张承玉当然知道,对方把自己找来,不可能就是为了说上这么一句毫无诚意的客套话。

王朝立也没打算和他绕圈子,直入主题道:“我就直说了吧,我找你过来,是想让你为我办件事儿。”

“何事?”

“杀一个人!”

王朝立直言不讳,很干脆地表达出了自己打算买凶杀人的意图。

张承玉闻言心惊不已,不动声色地问道:“杀甚么人?”

“杀你们张家的仇人,陆诚!”

“这个------”

张承玉故作沉吟,心里却已经不能用惊骇来形容了,思绪飞回那间破旧的小屋里,陆诚与自己进行的最后一番对话上。

“要我放过你也成,替我办一件事。”

“甚么事?”

“盯紧王朝立。”

“王朝立------王大人家的公子?”

“正是------别犹豫,我只给你一次机会,答应还是不答应?”

“我答应!”

“很好!那么,咱们再会。”

张承玉清楚地记得,当时陆诚拍了拍自己的肩膀,最后离开时,还不忘回头留下了一句话:“记着,别再想着来对付我,我不会给你第二次机会!”

王朝立见他犹豫了半天,也没能给出一句准话来,当即不悦道:“怎么,你不同意?”

张承玉回过神来,忙拱手道:“噢,王公子怕是找错人了,我们张氏武馆已经多年不做这门营生了------王公子尽可放心,今日之事,在下一定不会对外吐露半个字,告辞。”

“慢着------”<


状态提示:第143章 杀一个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